編者按:酒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大部分的人們認為酒是中國古代一個叫做杜康的人發明的,所以有一種酒的名字就是用杜康的名字來命名的叫做杜康酒。酒的起源真的是人們知道杜康所發現創造的?
1、酒是天然產物
近科學家發現,在漫漫宇宙中,存在著一些天體,就是由酒精所組成的。所蘊藏著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類飲幾億年。這說明什么問題?正好可用來說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種天然產物。人類不是發明了酒,僅僅是發現了酒。
酒里的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學名是乙醇,分子式為C2H5OH),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轉變成酒精;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就可以將某些物質轉變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備產生這些條件的基礎。
我國晉代的江統在《酒誥》中寫道:"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又云杜康。有飯不盡,委馀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這里,古人提出剩飯自然發酵成酒的觀點,是符合科學道理及實際情況的。
江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谷物自然發酵釀酒學說的人。總之,人類開始釀造谷物酒,并非發明創造,而是發現。方心芳先生則對此作了具體的描述:"在農業出現前后,貯藏谷物的方法粗放。
天然谷物受潮后會發霉和發芽,吃剩的熟谷物也會發霉,這些發霉發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時期的天然曲蘗,將之浸入水中,便發酵成酒,即天然酒。
人們不斷接觸天然曲蘗和天然酒,并逐漸接受了天然酒這種飲料,于是就發明了人工曲蘗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發明了人工曲蘗和人工酒"。
現代科學對這一問題的解釋是:剩飯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酒香濃郁的酒。在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無須經過液化和糖化,易發酵成酒。
2、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飲料酒
人類有意識地釀酒,是從模仿大自然的杰作開始的.我國古代書籍中就有不少關于水果自然發酵成酒的記載。如宋代周密在《癸辛雜識》中曾記載山梨被人們貯藏在陶缸中后竟變成了清香撲鼻的梨酒。
元代的元好問在《蒲桃酒賦》的序言中也記載道某山民因避難山中,堆積在缸中的蒲桃也變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籍中還有所謂"猿酒"的記載,當然這種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識釀造的酒,而是猿猴采集的水果自然發酵所生成的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