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說到畸形兒你一定知道是什么,但是畸胎瘤呢?那是一種什么東西?這到底是畸形“胎”還是畸形“瘤”?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王旭輝,主題是什么是畸胎瘤,王教授將帶領我們一起揭開畸胎瘤的神秘面紗。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一般認為畸胎瘤多系個體發育初期,部分多能性原始細胞迷離出來,在縱隔內增殖發展成腫瘤。這類腫瘤以良性畸胎瘤為多見。常位于前縱隔。畸胎瘤多為實質性,可同時存在大小不等的囊腔,內含外、 盆腔畸胎瘤中或內胚層組織的衍生物如毛發、牙齒、軟骨、平滑肌、支氣管或腸壁等。部分畸胎瘤可以惡變。由未分化成熟組織構成的畸胎瘤屬惡性,大畸胎瘤呈浸潤性生長。畸胎瘤與鄰近組織粘連或穿破入鄰近臟器如肺、支氣管,病人可咳出毛發或皮脂樣物。皮樣囊腫是一種單房或多房薄壁囊腫,因囊內多襯以鱗狀上皮及其附屬物而得名。囊內有結節狀物、毛發及皮脂類物。
畸胎瘤應該做哪些檢查?
無特殊表現
脊柱X線表現有較大范圍或明顯的椎脊腔增寬,病變部位的椎弓根偏窄,椎弓根間距加寬,椎體后緣內凹,部分病例可見脊柱裂的表現。
CT與磁共振對診斷畸胎瘤具有明顯優勢,均能較好地顯示腫瘤的異源性。在磁共振影像上,畸胎瘤表現為混雜信號,常有完整的囊壁,內富含脂肪信號,可伴有或無瘤內強化結節,通常除發現腫瘤外,多伴有脊柱裂或椎體發育異常。
“畸胎瘤”是胎 還是瘤?
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細胞腫瘤中常見的一種,它并非是婦女懷了怪胎以后演變而來,而是來源于生殖細胞異常增生所致,屬于一種生長在卵巢組織中由生殖細胞異常增生、集聚形成的腫瘤。因為生殖細胞中含有人體外胚葉、中胚葉和內胚葉三種組織成分,所以瘤子里會有毛發、油脂、皮膚、牙齒、骨片等外胚葉組織,也可能含有中胚葉或內胚葉組織如肌肉、胃腸、甲狀腺組織等。
畸胎瘤常發生于卵巢和睪丸。偶可見于縱隔、骶尾部、腹膜、松果體等部位。根據其外觀又可分為囊性及實性兩種:根據其組織分化成熟程度不同,又可分為良性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兩類。良性畸胎瘤多為囊性,故也稱為囊性畸胎瘤,或稱為皮樣囊腫,多見于卵巢。腫瘤多為單房性,內壁為顆粒體,粗糙不平,常有結節狀隆起。各種組織基本上分化成熟,故有成熟畸胎瘤之稱。良性畸胎瘤預后好,少數可惡變為鱗狀細胞癌。惡性畸胎瘤多為實體性,在睪丸比卵巢多見。主要由分化不成熟的胚胎樣組織組成,常見有分化不良的神經外胚層成分,故又稱不成熟型畸胎瘤。本瘤常發生轉移,可轉移盆腔及遠處器官。
畸胎瘤的發病年齡跨度很大,小到剛出生的新生兒,大到九十多歲的老婦人。卵巢畸胎瘤一般容易發生在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身上,會隨著年齡逐漸長大。畸胎瘤并非從母體里帶來,而是一種隨時可能爆發的腫瘤。畸胎瘤在男性身上也多有發現。
畸胎瘤的名字容易讓人誤解,一個“胎”字讓人聯想起懷孕,讓一些純潔少女蒙上不白之冤。但事實上,畸胎瘤的真相是:腫瘤!
畸胎瘤一旦確診,必須爭取早期手術切除,以避免良性畸胎瘤因耽擱手術而導致腫瘤惡變,同時可預防腫瘤感染、破裂、出血及并發癥的發生。畸胎瘤的手術要點是完整地切除腫瘤。一般說來未成熟性畸胎瘤的預后效果較差,手術無法保證徹底、干凈地消滅它,有復發的危險。而良性畸胎瘤的預后較好,良性發生惡變的可能性僅為2~3年,不影響卵巢功能,卵巢畸胎瘤治療手術后月經正常,受孕率正常,不存在復發的問題。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旭輝
男,普外二病區副主任醫師,小兒外科醫學博士,河南省小兒外科學會委員,從事普外、小兒外科臨床工作十余年,并曾在國內多家知名醫院學習、工作。熟練掌握普外科疾病(胃腸、甲狀腺、乳腺)的臨床診治,對直腸癌的超低位保肛術式進行了改良,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對小兒普外、泌尿外科有較深的造詣,擅長小兒急腹癥、小兒先天性肛門直腸及泌尿生殖器畸形的診斷和治療,尤其對先天性巨結腸的微創手術治療、復雜肛門直腸畸形的矯治及便秘、失禁的診治有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曾參與衛生部及省級科研課題多項,參編醫學專著三部,發表專業論著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