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有許多,但大家熟悉的便是攝入的脂肪量過高,今天我們就請到了母義明和陳偉兩位教授來教我們糖尿病人如何吃肉,以及一些常見的飲食原則!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母義明:男,1962年生,1984年畢業于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并獲學士學位。此后在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期間分別獲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醫學碩士學位和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現擔任《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副主編、《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副總編輯、《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特約審稿員、《中國男科學雜志》和《生殖醫學雜志》》、《中華糖尿病雜志》、《中國糖尿病雜志》、《實用內科雜志》編委,中華內分泌學會中青年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生機制和治療以及性腺激素的調節機制等。曾獲全軍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和三等獎多項以及解放軍總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5項。目前承擔的科研工作包括中日科研合作項目一項、國家科技部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由陳香美教授主持〉分課題一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并指導下級醫師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己在國際刊物發表論著30篇、國內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在英文醫學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陳偉:男,腸外腸內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
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
現代醫學證明,正常人在飲食以后,隨著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也增多,從而使血糖下降并維持在正常范圍,因此,不會發生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胰島素不能在飲食后隨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過正常范圍。此時,若再像正常人那樣飲食,不進行飲食控制,甚至過度飲食,就會使血糖升得過高,并且會對本來就分泌不足的胰島組織產生不利影響,使胰島功能更加減退,胰島素的分泌更加減少,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對糖尿病人要合理地進行飲食控制。
飲食療法是各型糖懶洋洋現的治療基礎,是糖尿病根本的治療方法之一。不論糖尿病屬何種類型,病情輕重或有無并發癥,是否用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對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輕型病例,可以把飲食療法做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適當地配合口服降糖藥,就能達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目的。對Ⅰ型糖尿病及重癥病例,變應在胰島素等藥治療的基礎由,積極控制飲食,才能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病情的惡化。所以,飲食療法為糖尿病的基礎療法,必須嚴格遵守。
1.飲食治療的目的
(1)減輕胰島負擔,使血糖、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并防止或延緩心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
(2)維持健康,使成人能從事各種正常的活動,兒童能正常地生長發育。
(3)維持正常的體重。肥胖者減少能攝入,可以改善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雙可使體重增加,以增強對種傳染的抵抗力。
2.飲食療法應用要點
(1)飲食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療法,是一切治療方法的前題,適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中、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飲食療法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靈活掌握。消瘦病人可適當放寬,保證總熱量。肥胖病人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低熱量脂肪飲食為主,減輕體重。對于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注意酌情在上午9~10點,下午3~4點或睡前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體力勞動或活動多時也應注意適當增加主食或加餐。
(3)飲食療法應科學合理,不可太過與不及。即不能主觀隨意,也不能限制過嚴,一點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現酮癥。應根據自己的病情、體重、身高,嚴格地進行計算,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科學地、合理地安排好飲食,達到既滿足人體低需要,又能控制總熱量的目的。
(4)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持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3.適宜與不適宜食品
(1)糖尿病吃什么不好?
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餞、水果罐頭、汽水、果汁、甜飲料、果醬、冰淇淋、甜餅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點等。
不宜飲酒。因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營養素只供熱能,每克酒精產熱約7千卡(294焦),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數服磺脲類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后易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燥等反應。胰島素的患者空腹飲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為了病人的安全還是不飲酒為佳。
應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導致血糖升高,對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較多的果膠,果膠有延緩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穩定時可以少吃一些水果。吃水果時,要以含糖量低為選擇原則。同時,還要根據其含糖量,計算其熱能。換算成主食,減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總熱量不變。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認為在兩餐之間(血糖下降時)少量服用較為合適。有考營養成分表,根據病情酌情選用。
應限制飲食中膽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時,易使血清膽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發癥,不病性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飲食中要限制膽固醇的進量,一般主張膽固醇的限量為每日低于300毫克。
(2)糖尿病吃什么好?
水果類:
杏: 改善血液循環、調節血脂、保護血管;
櫻桃:增加人體內部胰島素的含量;
草莓:輔助降血糖;
李子:適于虛勞有熱型糖尿病;
山楂:預防糖尿病血管并發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