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有過心跳失常的表現嗎?您知道心律失常的預防和治療嗎?今天我們請到了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教授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于波教授來我們支支招!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楊寶峰:男,1957年12月出生,1974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學位,教授,博士、博士后指導教師,藥理學專家,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1957年,出生于前郭縣烏蘭塔拉鄉,1974年,在吉林大山林場知青,1976年,被推薦到沈陽藥科大學藥學系就讀。1985年,獲得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藥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2年,日本筑波Eisai研究所藥理學博士后;1992年回國。
學術兼職兼任中國藥理學會心血管藥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省部共建生物醫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榮譽稱號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于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在國內有較高知名度,多次到國外學習、交流,對心血管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的診斷有豐富的理論及實踐經驗,工作成績突出。先后三次受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節目組邀請,作為嘉賓參加了“健康之路”的直播節目,受到了廣泛的好評。于波教授的事跡及其所開展的多種心臟病介入手術被黑龍江省“新聞夜航”等多種有影響的媒體廣泛報道。于波教授心臟病介入診斷與治療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安置人工起搏器、射頻消融、先心病封堵、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化學消融等方面積極進行醫療新技術的開展工作,僅近8年內就在國際、國內及省內率先開展了近30項介入新療法,應用不開胸微創的介入方法診斷及治療多種心臟病。
院長擅長心臟病介入診斷與治療,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安置人工起搏器、射頻消融、先心病封堵、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化學消融等方面積極進行醫療新技術的開展工作,僅近5年內就在國際、國內及省內率先開展了近30項介入新療法,應用不開胸微創的介入方法診斷及治療多種心臟病。
五招緩解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心律加快為生理性心動過速;若高熱、貧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動過速,稱病理性心動過速,又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兩種。 無心臟病者一般無重大影響,但發作時間長,每分鐘心率在200次以上時,因血壓下降,病人發生眼前發黑、頭暈、乏力和惡心嘔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現心動過速,往往會誘發心絞痛。
突發心動過速時,千萬不要過分緊張,因為緊張情緒往往會使癥狀加重。你不妨試用以下幾種方法來緩解癥狀。
1、呼吸憋氣法:囑深吸氣后憋住氣,直至不能堅持屏氣為止,然后用力作呼氣動作。
2、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壓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惡心、嘔吐,可起到終止發作的作用。
3、壓迫眼球法:閉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壓迫眼球上部,先壓右眼。同時搭脈搏數心率,一旦心動過速停止,立即停止壓迫,切勿用力過大。
4、壓迫頸動脈竇法:患者處于平臥位,家屬幫助壓迫一側頸動脈竇(在甲狀腺軟骨水平,頸動脈搏動處壓向頸椎),每次10~20秒,無效時換另一側。壓迫時動作宜輕巧,不宜用力過猛,同時應摸脈搏以監測心率。
5、潛水反射法:可強烈興奮迷走神經,對小嬰兒更有效。方法是用5℃左右的冰水浸濕毛巾或冰水袋敷整個面部,每次10~15秒,一次無效時可每隔3~5分鐘再試1次。
完全預防心律失常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可以采取適當措施,減少發生率: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后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郁,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煙、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松,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癥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稱前驅癥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惡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并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盡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復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后應定期復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煙。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