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雞蛋的誤區:
誤區一 雞蛋怎么吃營養都一樣
雞蛋吃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蒸蛋為100%,嫩炸為98%,炒蛋為97%,荷包蛋為92. 5%,老炸為81. 1%,生吃為30%~50%。由此看來,煮、蒸雞蛋應是佳的吃法。
誤區二 蛋殼顏色越深,營養價值越高
雞蛋殼的顏色與營養價值的關系并不大,分析表明,雞蛋的營養價值高低取決蛋的營養價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決于飼料的營養結構與雞的攝食情況,與蛋殼的顏色無多大關系。從感官上看,蛋清越濃稠,表明蛋白質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質越好。正常情況下,蛋黃顏色較深的蛋黃營養稍好一些。
誤區三 煮雞蛋的時間越長越好
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油煎雞蛋過老,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煮雞蛋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利于人體吸收。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誤區四 生雞蛋比熟雞蛋更有營養
有人認為,生吃雞蛋有潤肺及滋潤嗓音功效。事實上,生吃雞蛋不僅不衛生,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營養。生雞蛋難消化,浪費營養物質. 人體消化吸收雞蛋中的蛋白質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腸里的胰蛋白酶. 而生雞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會阻礙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誤區五 炒雞蛋加味精
雞蛋本身含有與味精相同的成分--谷氨酸,因此炒雞蛋時沒有必要再放味精。
總結:上面介紹的一些關于雞蛋的一些小常識,大家都記住了嗎?還有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食用雞蛋的誤區,大家千萬不要進哦,否則不但不會吸收雞蛋的營養,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