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什么事情都有原由,痛風也是如此,今天我們就請解放軍三0五醫院內分泌風濕科主任祝開思醫師為我們講解痛風的原因和相關治療手段!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祝開思: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解放軍三0五醫院內分泌風濕科主任,中國老年學會內分泌分會常委,全軍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委員,北京市糖尿病協會理事。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特別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病等,甲狀腺疾病,甲亢性突眼,腎上腺疾病,垂體相關內科疾病的綜合治療。同時對抗衰老、老年骨質疏松等相關疾病的診治也具有較深造詣。
臨床表現可有陽性家族史,30歲以上男性多見。
1.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多夜間及淩晨突發,受累關節以拇趾及第一曋汗亟詼嗉,亦可累及踝、手、腕、膝、肘關節等,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1-2周內可完全緩解。常因飲酒過量、高嘌呤飲食、手術、創傷、急性感染及用塞秦類利尿劑等誘發。
2.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6個月至2年內復發,常累及多個關節,發展為慢性關節炎,導致關節腫大、畸形和功能障礙。
3.痛風石性關節炎:為尿酸鹽沉積所致,痛風石性關節炎發作后平均11年后出現,好發于曋骸廓等處。痛風石經皮膚破潰處排出白色尿酸鹽結晶,形成瘺管不易愈合。受累關節有破壞及功能障礙
4.腎結石及腎病:腎尿酸結石阻塞泌尿道引起腎絞痛和血尿,多數患者有腎性高血壓及蛋白尿,少數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
診斷鑒別診斷依據
1.典型的關節炎發作表現、誘發因素、家族病史、發病年齡,以及泌尿道尿酸結石史。
2.實驗室:血尿酸增高及/或關節腔穿刺發現白細胞內有尿酸鹽結晶。
3.慢性關節炎期:痛風石活檢或穿刺取內容物作尿酸鹽檢查。
4.急性發作期,服秋水仙堿治療后癥狀迅速緩解。
5.血尿酸檢查:男性在0.38mmol/L(6.4mg/dl)以上,女性更年期以前在0.3mmol/L(5.2mg/dl)以上,更年期以后在0.38mmol/L以上。
6.X線檢查:受累關節在骨軟骨緣臨近的骨質,可有圓形或不整齊的穿鑿樣透亮缺損,系由尿酸鹽侵蝕骨質所致。
7.急性關節炎關節腔穿刺:滑囊液可發現白細胞內有雙折光現象的針形尿酸鹽結晶。此檢查在旋光顯微鏡下陽性率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疾病治療治療原則
防治要求達到以下目的:(1)終止急性發作,防止復發。(2)糾正高尿酸血癥。(3)防止尿酸結石形成和腎功能損害。
1.不食高嘌呤食物,嚴格戒酒。避免過度緊張、勞累。多飲水,2000ml/日
2.急性期處理:絕對臥床、抬高患肢,早期用藥治療。秋水仙堿,首次劑量0.5-1mg,以后每小時0.5mg,直至疼痛緩解或出現胃腸道癥狀后停用。緩解后用0.5mg,每日1-2次維持。胃腸反應嚴重者可用秋水仙堿2mg加生理鹽水20ml,靜脈緩慢注入,不少于10分鐘。4-6小時可重復使用,24小時劑量不超過5mg。定期檢查白細胞,以防白細胞減少。消炎痛。25-50mg/次,每日2-3次。保泰松:200mg,以后每4-6小時服100mg,直至癥狀緩解。糖皮質激素:強地松10mg,每日3-4次。
3.發作間期和慢性期治療:排尿酸藥:丙磺舒,0.25g起,每日2次,兩周內遞增至0.5g,每日2-3次,如血尿酸顯著增高,可1-2周調整劑量一次,在原來每日劑量中增加0.5g,直至血尿酸降至理想水平。
抑制尿酸合成藥:別嘌呤醇,劑量100mg,每日2-4次,每日大劑量可達600mg,維持量為每日100mg。近來有人主張別嘌呤醇可以每日一次用藥,效果與分次用藥相同。
用藥原則
發作痛風時使用秋水仙堿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必要時用消炎痛、糖皮質激素等。發作間期要控制高嘌呤類飲食,服用別嘌呤醇以降低血尿酸含量,需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