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力,是臂力與腕力相結合,經過長期鍛煉和臨床實踐熟能生巧而來的。按摩腳部反射區的這種力也同經絡穴位推拿按摩的力相似,要柔中有剛,剛中有柔,按摩完病人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腳部按摩是以一定的外力作用于人體感受器,觸發神經反射系統和經絡循行系統的調整作用。手法作為一種外力,其作用有兩重性:一是對神經、經絡的刺激作用,二是對機體組織的破壞作用。
手法的力度是在一定限度內,前一作用才能隨著力量增加而增加,反而引起后一作用的急劇增加。
因此,手法力度大小必須符合人體軟組織的力學與生理特性,使手法作用于人體形成良性刺激,既能大地發揮經絡神經的調整作用,又避免對人體組織產生明顯損傷。如果用力過猛,形成惡性刺激,就會產生超限抑制信號而降低手法作用,而且造成組織損傷。
腳部按摩這種力度怎么掌握呢?在為患者進行按摩時,要詢問病人和觀察病人的表情,每按摩一個反射區都要問一下患者的感覺,力度是否合適,如果未按準反射區,病人是沒有疼痛感的。
所以說要邊按摩邊觀察和詢問病人,便于掌握適當的力度以及反射區的準確性。按摩初下手時力度應輕,根據病人的承受度再逐漸加力,直到病人既有觸痛感,能承受為宜,如按摩力度過重,通過神經反射,病人會不由自主把腿縮回去,因為病人承受不了。
過輕,又達不到治療效果。腳部按摩的力度和手法要滲透力強,頻率快,節奏性強,這樣能快速有效地刺激末梢神經,激發人體經氣,患者容易接受,感覺到是一種享受,在享受中得到輕松的治療。
后按摩完的時候,力度應輕柔。力度的大小和手法要在臨床之中去摸索,實踐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