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際象棋是一種非常鍛煉人們腦力的棋類活動,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可以開發人們的腦域,特別是還在成長的孩子效果會更加明顯。你聽過幾種國際象棋的起源?
于國際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幾種說法:國際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見諸于文獻早的記錄是在薩珊王朝時期用波斯文寫的.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
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們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來排遣郁悶的心情。
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余,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么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
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后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 “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
①根據歷史傳說記載,國王然而等到麥子成熟時,國王才發現,按照與宗師的約定,全印度的麥子竟然連棋盤一半的格子數目都不夠.這位宗師索要的麥粒數目實際上是天文數字,折合小麥重量為2587億噸以上。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于印度。這源于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贊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關于國際象棋的產生,國際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自己獨斷專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國王有個親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離開臣民而存在”的道理來勸告國王,但又不敢公開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想出了一個暗示的辦法:在木制棋盤上,用骨制的棋子組成兩支軍隊進行戰斗;每一方面有一個首腦——王,另有車、馬、象、兵四個兵種,組合成一個陣容的整體,王是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戰斗便結束;王同時又是很弱的一環。
他只能依靠戰友——即別的更有力的棋子保護,這些棋子必須在整個戰斗過程中同心協力來保衛王。棋子里面比王還要弱的,要算是兵了。它一方面往西傳到波斯、阿拉伯和歐洲,經過改變,形成現代的國際象棋;另一方面往東傳到緬甸、東南亞和中國。
②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