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您了解帕金森綜合癥嗎?抖、僵、慢就是對它的簡單的解釋,您還想了解其他的相關這種病癥的信息嗎?下面我們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李勇杰博士來為我們講解一下!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勇杰: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現任北京功能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他將世界水平的微電極導向立體定向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及理論創造性地引入中國并主持完成我國首批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神經系統功能疾病的治療。包括帕金森病、原發性震顫、扭轉痙攣、書寫痙攣、抽動癥等等運動障礙病,癲癇,疼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癌痛等),面肌痙攣和腦癱。
疾病治療治療原則
1、 綜合治療: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主要的治療手段。左旋多巴制劑仍是有效的藥物。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一種有效補充。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癥狀。目前應用的治療手段主要是改善癥狀,但尚不能阻止病情的進展。
2、 用藥原則:用藥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較小劑量達到較滿意療效,不求全效。用藥在遵循一般原則的同時也應強調個體化。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職業及經濟條件等因素采用佳的治療方案。藥物治療時不僅要控制癥狀,也應盡量避免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并從長遠的角度出發盡量使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得到較長期的控制。
藥物治療
1、保護性治療:原則上,帕金森病一旦確診就應及早予以保護性治療。目前臨床上作為保護性治療的藥物主要是單胺氧化酶B型(MAO-B)抑制劑。近年來研究表明,MAO-B抑制劑有可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但目前尚無定論。
2、 癥狀性治療
早期治療(Hoehn-Yahr l~II級)
(1) 何時開始用藥:疾病早期病情較輕,對日常生活或工作尚無明顯影響時可暫緩用藥。若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或工作能力,或患者要求盡早控制癥狀時即應開始癥狀性治療。
(2) 首選藥物原則: <65歲的患者且不伴智能減退可選擇:①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DR)激動劑;②MAO-B抑制劑;③金剛烷胺,若震顫明顯而其他抗PD藥物效果不佳則可選用抗膽堿能藥;④復方左旋多巴+兒茶酚-氧位-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⑤復方左旋多巴;④和⑤一般在①、②、③方案治療效果不佳時加用。但若因工作需要力求顯著改善運動癥狀,或出現認知功能減退則可首選④或⑤方案,或可小劑量應用①、②或③方案,同時小劑量合用⑤方案。≥65歲的患者或伴智能減退:首選復方左旋多巴,必要時可加用DR激動劑、MAO-B或COMT抑制劑。苯海索因有較多副作用盡可能不用,尤其老年男性患者,除非有嚴重震顫且對其它藥物療效不佳時。
手抖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
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手不隨意的顫動,常為永久性的。主要分為靜止性手抖和運動性手抖兩種類型。其中靜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況下,即安靜的狀態下出現的手抖。這種手抖在睡覺時就可消失,手抖速度為4—6次/秒,比較有規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運動性手抖是只在運動時出現手抖,運動接近目標時抖動加重。如醫生給病人做指鼻試驗時,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動就越明顯。運動性手抖無規律,抖動幅度大,受情緒影響而增強,常見于腦神經和上肢神經的病變。
臨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見病有: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和藥物中毒性手抖。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見現象。兩只手抖個不停,吃飯、寫字都受到嚴重影響,令老人們非常苦惱。醫學上將這種抖動稱為震顫。震顫雖然表現為手的抖動,但病根多在大惱,因某種疾病使大惱負責運動協調功能的區域受到損害從而引起震顫。
在臨床上,震顫麻痹癥、腦動脈硬化、中腦或小腦平病變、肝性腦病、藥物中毒、癡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據醫學研究發現,食用蠶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顫。家人可以適當給老人多吃這兩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