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長時間“低頭思故鄉”的話容易頸椎出問題的!所以,無論做什么,請不要讓頸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它也需要活動!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有關頸椎的相關話題,下面有請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給我們具體地講一講!
下面是本期視頻的內容簡介:
本期嘉賓介紹:
海涌:主任醫師、教授、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主任、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擔任國際脊柱側彎研究會理事、國際腰椎學會常委等。多年來致力于各種脊柱疾病的診治,尤其擅長脊柱側彎、頸椎、腰椎病的治療,先后主刀完成5000余例脊柱外科手術,成功率99%以上。
保健方法
1、由于長期伏案工作者及長時間持續低頭手工操作者,其長時間低頭將破壞頸椎生理曲度,導致頸椎生理曲度反張(反向彎曲),故工作中宜定時休息并進行適度抬頭訓練。從事電腦操作等人員,頸部長時間固定于一個姿勢,也容易導致頸部肌肉韌帶的勞損,工作中也應定時休息并適當活動,以增強頸部肌肉韌帶的血液供應、增強彈性,避免積累性勞損。
2、強化頸部肌肉和韌帶
積極鍛煉頸部肌肉可以有效增強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促進血液和淋巴循環,能有效預防并減輕頸椎病。據調查:頸部肌肉發達的人群中,頸椎病發作的幾率下降80%。但是,并非所有的鍛煉都是有益的,盲目、錯誤的鍛煉甚至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致命的后果,特別是已經出現頸椎生物力學結構失穩的患者,不應進行激烈的如搖頭、頸前伸、左右晃動、低頭等鍛煉。
正確的鍛煉方法是:坐位或俯臥位,雙上肢伸直并置于身后,雙手十指交叉(交叉困難者亦可不交叉),雙臂努力后伸,同時盡大努力抬頭(宜緩慢),將后頸部肌肉及雙肩胛骨間肌肉盡力繃緊,持續10秒鐘后停止并恢復正常體位,盡力放松繃緊的肌肉,休息10秒鐘后再次進行上述鍛煉,反復鍛煉至感覺疲勞或微出汗時即可停止,不宜一次鍛煉過度,每天可進行3-5次鍛煉,此鍛煉不應在站立位進行,以免萬一因頭暈而跌倒,經常進行此鍛煉將有效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并強化相關肌肉強度,增強頸椎穩定性,頸椎骨結核、骨腫瘤、骨折患者等特殊疾病者禁止進行頸部鍛煉。
另外,蛙泳時必須保持抬頭位,這也有利于保持頸椎生理曲度,故常被臨床醫生推薦,不過,頸椎病人也應該注意避免受寒,故進入泳池前應做好充分準備運動,進入泳池后立即進行蛙泳,停止蛙泳后應立即上岸穿衣,避免長時間呆在泳池內而感受寒濕。
3、選擇合適的枕頭
4、防止外傷與落枕
外傷(如車禍造成的“揮鞭傷”)可能損傷頸部肌肉和韌帶,并進一步破壞頸椎的穩定性,進而誘發或加重頸椎病。落枕也是一種損傷,因用枕不當造成,故總是在睡后發病,應參照“3”中敘述調節枕頭。
5、避免受寒
受寒將導致肌肉張力增強、失去彈性,從而易于損傷,張力增高也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壓縮椎間隙而惡化神經根壓迫癥狀,受寒還可能導致神經根周圍的炎癥加重。
6、足穴有利治病
雙腳大拇指根部內側第一節為足穴的頸椎反射區。每日用手按壓此部位,對頸椎病有一定療效。
7、慎用頸椎牽引用
對于頸椎來說,重要的就是維持正常的、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而頸椎正常生物力學結構的基礎就是生理曲度(又稱生理前屈、前凸),而牽引將導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而不是恢復,故不宜經常牽引。
8、中藥治療
西藥在本病的治療中可起到輔助的對癥治療作用[2]癥,可選擇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醫院用藥可選用:血管擴張劑及中草藥等,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日常的各種防護
另外,注意日常的各種防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
1、避免,減少急性損傷,如避免抬重物,不要緊急剎車等。
2、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或受風寒吹襲,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廢物清除,潮濕阻礙皮膚蒸發。
3、積極治療局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4、改正不良姿勢,減少勞損,每低頭或仰頭1—2小時,需要做頸部活動,以減輕肌肉緊張度。預防頸椎病的發生,重要的是,要改善坐姿,埋頭苦干時,也可間斷地做肩頸部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