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個人暈倒的原因是什么?眩暈和普通的暈倒有什么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區永康,主題是眩暈是怎么回事,區老師將與您講述什么是眩暈,它和普通的暈厥有什么區別。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眩暈的主觀癥狀是一種運動紀覺或運動錯覺,是患者對于空間關系的定向感覺障礙或平衡感覺障礙,患者感到外界環境或自身在旋轉移動或搖晃,是由前庭神經系統病變所引起,與頭暈不同,一般來說頭暈并無外界環境或自身旋轉的運動覺即患者主訴的頭重腳輕頭腦不清楚等。
1.高血壓病:高血壓所致的眩暈多數是由于情緒變化、精神緊張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響,使血壓產生波動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濫用降壓藥,使血壓突然大幅下降,發生眩暈。
2.低血壓癥:低血壓眩暈也是非常多見的,特別是年輕人,容易反復發作。姿勢性低血壓眩暈則多見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時突然眩暈,旋即消失,再做同樣動作時又覺眩暈。
3.動脈硬化癥:動脈硬化造成腦血栓附著可誘發腦缺血發作。這種腦缺血如果來自頸內動脈,就可出現浮動性眩暈和眼前發黑。
4.腦瘤:發生在中樞前庭系的小腦、腦干易發生旋轉性眩暈。腦瘤引起的眩暈一方面是由于顱內壓增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腦瘤的壓迫而致血循環障礙,使前庭神經核區及其通路直接或間接受損而造成眩暈。
5.腦血栓:輕度的腦血栓可引起眩暈。這是因為動脈硬化造成動脈管腔內膜病變出現狹窄后,其遠端部分仍可通過自動調節,使血管阻力減低,并建立側支循環而維持“正常”的血流量,暫時不使腦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現頭暈或眩暈。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等癥狀。
6.貧血:貧血容易引起腦缺氧而出現眩暈,惡性貧血眩暈尤為明顯,患者可因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導致神經系統的器質性變化。因此,患者的運動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動感均可喪失,眩暈加重。
7.甲狀腺功能減退:本病患者血壓低、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流遲緩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現眩暈。此外,新陳代謝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內耳,也可引起眩暈。
8.運動不足:有些人平時缺乏鍛煉、心肺功能較弱,如果突然劇烈運動,可出現頭暈。運動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物質耗損過多,血糖濃度降低,或者劇烈運動時,呼吸加快體內氧氣供應不足也易產生眩暈。
9.內耳疾病:耳源性眩暈常見者有美尼爾氏綜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經炎等。
10.某些藥物服藥期的不良反應。
眩暈癥的癥狀
1.眩暈多呈突發性旋轉性眩暈
睜跟時自覺周圍物體沿一定方向與平面旋轉,或左右搖晃感。閉目時上述癥狀減輕。因此發作時病人常采取一定的體位閉目靜臥,不敢轉動。盡管有時因驚駭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病人常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及血壓下降。數分鐘或數小時后自然緩解。癥狀消失,轉入間歇期。間歇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終生只發作一次者,也有反復多次發作者。
2.耳鳴
患耳初為低調吹風聲耳鳴,久之則成高音調持續性耳鳴。眩暈發作時多突然耳鳴加劇,間歇期耳鳴程度自然減輕或消失。
3.耳聾
早期不自覺耳聾,多次眩暈發作后始感明顯。一般為單側。偶呈雙側性。耳聾在眩暈發作時加重,間歇期好轉,呈波動的性聽力損害,嚴重時可無波動。聽力損害的總趨勢,常隨發作次數每況愈下。
4.頭脹
滿感眩暈發作期間,部分患者有患側頭部或耳內脹滿感、沉重、壓迫感,或耳周圍灼熱感。
5.眼震
在發作高潮時觀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見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顫動。
6.感音神經性耳聾
眩暈是人體自身的空間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調,所產生的一種以人體對空間的定向敢接和平衡功能障礙 為主的主觀癥狀,是一種運動幻覺的疾病,那么眩暈的病因都有什么
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 。
本期嘉賓介紹:
區永康
男,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長期從事耳鼻喉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耳專科及眩暈專科。擅長于耳聾、耳鳴、眩暈及耳顯微外科、尤其對突發性聾、先天性聾、梅尼埃病與耳石癥等疾病開展有特色的專科治療,達國內先進水平,對各種中耳炎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