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祛痰濕再健脾。可以用陳皮、靈芝煲排骨,或陳皮泡水、煲粥、煲湯服食,還可用蓮子、芡實、扁豆、紅棗煲湯喝。先去痰濕再來健脾,同時健脾之后才能更好地祛痰濕。
氣虛體質:需用一些健脾益氣的藥材,氣虛的人健脾之后才會有“氣”。可用30g黨參、30g北芪燉雞,或用30g淮山、15g云苓煲湯、煲粥,也可用30g蓮子燉雞或瘦肉。>>>健脾補腎的蓮子食療方
陰虛體質:以養胃陰為主。可以用石斛、沙參、麥冬煲湯喝。
陽虛體質:他們不僅需要用黨參、北芪或鹿茸來補,還要注意多曬太陽、多運動,來達到調脾胃的作用。
此外,除了看體質,看癥狀也能找到佳健脾圣品:大便爛的人健脾佳選擇為淮山、蓮子;大便干的人,尤其是容易便秘的人健脾就不適宜用淮山、蓮子,可用玉竹煲湯或煲粥,以達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或者用黨參、北芪健脾補氣;睡眠不好的人,用茯神、紅棗健脾,因為能安神。
簡單自測你屬于哪種體質(要準確分辨還需中醫診斷)
濕熱體質:面部油膩、唇紅齒黃、牙齦紅、口唇紅;皮膚易生痤瘡、膿皰;口干、口臭、口苦;汗味大、體味大;大便燥結,異味特別大;小便黃赤、顏色很深;性情急躁易怒。>>>冬季養生4種湯 健脾開胃抗感冒
痰濕體質:多見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渾;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
氣虛體質:形體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這是其基本特征。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食少腹脹、大便溏泄,精神疲憊,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陰虛體質:和實性體質接近,為陰血不足,有熱象。表現為經常口渴,喉嚨干,容易失眠、頭昏眼花,容易心煩氣躁、脾氣差,皮膚枯燥無光澤,形體消瘦,盜汗,手足易冒汗發熱,小便黃,糞便硬、常便秘等。
陽虛體質: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睡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清稀;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性欲衰退等。他們平素畏冷,手足不溫,易出汗;喜熱飲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