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有好多的人都是用抗生素,但是你們使用的方法正確嗎,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空軍總院副主任醫師王東,講抗生素的使用。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正確使用抗生素的原則是:
1.用藥指征明確。及早明確病原菌,然后選擇合適的抗生素。
2.針對性要強,好選用一種藥物。
3.劑量要足、療程要夠。這樣既保證療效,也可防治病菌產生耐藥或病情反復。
4.掌握既往用藥反應。主要了解以往有無對藥物的過敏史。
5.選擇適宜的給藥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為主,較重者宜肌肉注射給藥,嚴重者可靜脈輸液。
6.按醫囑用藥。不能隨意增量或減量,更不能隨便改藥或加藥。
7.有肝腎功能損壞者用藥宜慎重。有腎功能損害時要慎用氨基糖苷類、多肽類、萬古霉毒等藥物。有肝功能損害時應慎用氯霉素、四環素、大環內酯類、利福平、兩性霉素B等藥物。
8.有下列情況時不宜用抗生素:①病毒感染;②發熱原因不明;③對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術前后預防感染。
臨床應用抗生素時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嚴格掌握適應證
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而且除考慮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針對性外,還必須掌握藥物的不良反應和體內過程與療效的關系。
2.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懷疑為細菌感染者外,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檢出,且使臨床表現不典型,影響臨床確診,延誤治療。
3.病毒性或估計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并無療效,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害無益的。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4.皮膚、黏膜局部盡量避免應用抗生素
因用后易發生過敏反應且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桿菌肽外,其他抗生素特別是青霉素G的局部應用盡量避免。在眼黏膜及皮膚燒傷時應用抗生素要選擇適合的時期和合適的劑量。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寧夏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東
空軍總院副主任醫師,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呼吸危重病的救治、呼吸疑難/少見病的診斷和治療、重癥肺部感染的診斷與治療、器官移植后肺部并發癥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