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大堆人吃著海鮮喝著啤酒還樂滋樂滋的,孰不知很多的疾病正在向他們進軍了,那么為什么吃海鮮就不能喝啤酒呢,我們還是來聽聽專家的講解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陳偉,講吃海鮮不能喝啤酒。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喝啤酒為啥不能吃海鮮?
據說海鮮與啤酒搭配食用容易誘發痛風。海鮮中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而啤酒中則富含分解這兩種成分的重要催化劑:維生素B1,如果吃海鮮時飲啤酒,有可能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尿路結石,甚至誘發痛風。
但是并不是說吃海鮮完全不能喝啤酒:
第一海鮮生吃先冷凍、澆點淡鹽水。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淡鹽水可以殺死部分的細菌;
第二注意盡量吃煮熟的海鮮,這樣海鮮體內的嘌呤和苷酸會因為高溫、水的浸泡減少很多;
第三要適量,不要一次性同時攝入過多的啤酒和海鮮,可以將啤酒換成白酒、加拿大冰酒、紅酒等,高度的酒精能夠殺死海鮮里殘留的細菌;
第四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因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含有較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后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癥狀加重。
海鮮不宜下啤酒。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便會沉積在關節和軟組織中,進而引起關節和組織發。
著就跟吃榴蓮不能喝酒一樣,會產生有害物質!
如何吃海鮮更安全
1.海鮮生吃先冷凍、澆點淡鹽水。牡蠣及一些水生貝類常存在一種“致傷弧菌”細菌。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再澆上一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就更安全。
2.海鮮不宜下啤酒。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發痛風。尿酸過多便會沉積在關節和軟組織中,進而引起關節和組織發。
3.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因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含有較多的尿酸,被人體吸收后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癥狀加重。
4.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食。魚蝦含有豐富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含有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5.蝦類忌與維生素C同食。美國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因為一種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偉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