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中人們難免會受點小傷,那么受傷后該如何止血呢,怎樣止血效果才會更好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田文,講外傷該如何止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一般止血法
此法針對小的創口出血。方法:用生理鹽水沖洗消毒患部,然后覆蓋多層消毒紗布用繃帶扎緊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較多毛發,在處理時應剪、剃去毛發。
指壓止血法
這個辦法只適用于頭面頸部及四肢的動脈出血急救,注意壓迫時間不能過長。可分別針對以下6個部位進行止血。
1.頭頂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準下頜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
2.頭頸部出血:四個手指并攏對準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注意不能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壓迫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險。
3.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準上臂中段內側壓迫肱動脈。
4.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撓動脈。
5.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稍下方,用雙手拇指向后用力壓股動脈。
6.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頸后動脈。
屈肢加墊止血法
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膝窩內放以紗布墊、棉花團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關節,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關節脫位者不能使用。
用橡皮止血帶止血
常用的止血帶是三尺左右長的橡皮管。方法:掌心向上,止血帶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緊,繞肢體2圈,中、食兩指將止血帶的末端夾住,順著肢體用力拉下,壓住“余頭”,以免滑脫。
注意:使用止血帶要加墊,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每隔45分鐘放松止血帶2-3分鐘,松時慢慢用指壓法代替。
絞緊止血法
方法:把三角巾折成帶形,打一個活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帶子外側絞緊,將絞緊后的小棒插在活結小圈內固定。
填塞止血法
方法:將消毒的紗布、棉墊、急救包填塞、壓迫在創口內,外用繃帶、三角巾包扎,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為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田文
男,主任醫師,副教授,1986年7月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并分配入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先后任住院醫師、住院總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1995-5至1999-5先后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圖蘭大學外科系顯微外科實驗室、美國俄可拉荷馬骨科與重建外科中心、美國路易斯安娜州Ochsner醫學基金會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任訪問學者,兼任俄可拉荷馬骨科與重建外科中心手外科研究室主任,在美學習工作期間,發表文章5篇,獲俄可拉荷馬州立大學醫學院優秀科研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