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許多市民尤其是都市白領而言,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無規律、長期疲勞、交際危機等,時常會體現出亞健康,影響著自身的健康和生活。
記者從河北區獲悉,自今年起至2015年,河北區將啟動中醫“治未病”全國試點工作,面向市民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將通過“健康小屋”等方式為居民“治未病”,力圖將“亞健康”等狀態防患于未然。
“治未病”的實質是預防
什么是中醫“治未病”?在全民保健的熱潮中它如何發揮功效?
河北區衛生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中醫“治未病”有一整套規范化流程,首先要進行一次中醫體檢,辨識九種體質,針對不同體質,從飲食、運動等方面進行調理,從而起到養生保健、亞健康調理、慢性病控制的作用。
“其實冬病夏治也算是中醫治未病的手段。”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比如,有些病人每到冬季都會發燒感冒,而他們剛剛出現感冒的癥狀,覺得身上發緊、脖子硬、身上冷的時候到醫院的針灸門診扎扎大椎,或者拔拔火罐,不讓病發起來,這就是治未病的一種體現。
據了解,“治未病”的思想源自中醫早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其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治未病”的思想實質是以人為本的預防醫學思想,與現代醫學的發展非常相符。
國際衛生組織已經明確21世紀的醫學正從疾病醫學向健康醫學發展,從重治療向重預防發展,從重視對病灶的改善向重視人體環境的改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