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膽結石是人類常遭遇到的疾病之一,它的發病人群有哪些?怎么治療膽結石好?如何預防膽結石?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劉玉村,主題是膽結石怎么治療,劉教授將教與大家一起探討膽結石的形成原因并教大家日常如何護膽。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膽囊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于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衛生條件的改善,我國的膽石癥已由以膽管的膽色素結石為主逐漸轉變為以膽囊膽固醇結石為主。
一、與生活習慣有關
如愛靜不愛動、肥胖癥、妊娠后期的病人,因體力活動減少,腹壁松弛,內臟下垂,長期壓迫膽管,使膽汁排泄不暢,膽囊肌張力減退,致膽汁逐漸淤積、濃縮、沉積而形成結石。據有關資料統計,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者,患膽結石的可能性比正常人增加5倍。
二、與膽囊的慢性炎癥有關
膽囊黏膜因受濃縮的膽汁或返流的胰液刺激而發生炎癥,其壞死脫落的黏膜和細菌、病毒等構成一個核心,促使膽固醇、膽紅素沉積,久之形成結石。
三、盲目節食減肥
不食早餐,喜食甜食、高脂肪類食物及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安妥明、雌激素等,均可導致膽汁成分改變。膽汁易濃縮,膽固醇呈飽和狀態,相互沉積而形成結石。英國醫學家研究發現,90%以上的膽結石患者都有吃甜食的習慣。另有報道大量節食和不食早餐者,四個月內有1/3的人患結石。
四、與某些物理因素有關
作胃手術易損傷支配膽囊運動的神經,使膽囊功能降低,膽汁淤積,久之形成結石。
五、膽固醇的代謝失調
妊娠晚期或產后的婦女及高脂肪飲食或糖尿病患者,其血中膽固醇含量均增高,膽汁中膽固醇含量也增高。此時若膽汁淤積,膽鹽減少,則極易形成結石。
六、有不良衛生習慣,感染腸道寄生蟲者
進入膽道或膽囊內的蛔蟲其死亡后的蟲體或蟲卵皆可形成結石。日本學者對手術取出的膽紅素鈣結石進行分析,發現55%的結石是以蛔蟲卵為核心的。我國膽結石的成分中蟲卵占20%~84%不等,高發地區占70%以上。
膽結石飲食
(1)少吃脂肪過多的食物,尤其要避免吃肥肉、雞皮和食油多的食物,如油煎、油炸餅、油條,不吃豬油等動物脂肪,以免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高,炒菜可用植物油,如菜油、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它們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肝、腎、魚子、腸、魷魚等。
(3)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豆類(含卵磷脂較多,能降低和穩定膽固醇)。
(4)適當吃纖維素。如各種蔬菜、馬鈴薯、胡蘿卜、地瓜、筍、蘿卜及水果
(5)適當節制飲食。在逢年過節,家人團聚,親人聚會時更應注意。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玉村
教授,1960年6月10日出生,1983年8月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獲學士學位并分配為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任住院醫師,1984年8月-1988年8月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讀臨床博士研究生,并獲臨床博士學位。1988年9月-1990年10月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外任主治醫師,1990年10月-1992年12月國家教委公派赴丹麥國家醫院進修,從事肝臟移植及胃腸外科的臨床工作和實驗研究。1992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普外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9年任主任醫師,從事關于胃腸腫瘤的臨床治療及實驗研究,1999年1月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兼普通外科副主任。2002年始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2006年6月16日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