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說到人體內臟,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心、肝、脾、肺、腎,很少有人去關注胰腺健康。但這就代表胰腺不重要嗎?現代胰腺疾病高發,日常飲食我們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劉玉村,主題是暴飲暴食胰腺傷,劉教授將教與大家一起探討如何保護胰腺。
本期嘉賓介紹
劉玉村
教授,1960年6月10日出生,1983年8月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獲學士學位并分配為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任住院醫師,1984年8月-1988年8月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通外科讀臨床博士研究生,并獲臨床博士學位。1988年9月-1990年10月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普外任主治醫師,1990年10月-1992年12月國家教委公派赴丹麥國家醫院進修,從事肝臟移植及胃腸外科的臨床工作和實驗研究。1992年12月起,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普外任副主任醫師,副教授,1999年任主任醫師,從事關于胃腸腫瘤的臨床治療及實驗研究,1999年1月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兼普通外科副主任。2002年始任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2006年6月16日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在我們身體上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雖小,但作用非凡,可以說,它是人體中重要的器官之一。之所以說胰腺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因為它是一個有外分泌功能的腺體,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都與生命息息相關。
胰腺“隱居”在腹膜后,知名度遠不如其近鄰胃、十二指腸、肝、膽,但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好幾種消化酶在食物消化過程中起著“主角”的作用,特別是對脂肪的消化。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急腹癥,其發病率占急腹癥的第3~5位。其中80%以上的病人病情較輕,即急性水腫性胰腺炎,可經非手術治愈,基本上是一種內科病。10%左右的病人屬于重癥胰腺炎,即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胰腺的炎癥已非可逆性或自限性,常須手術治療,應視為外科病。由于對急性胰腺炎的認識較前深入,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更有了較大的發展,已成為外科醫生很感興趣的問題,同時因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達30%~60%,且易發生各種嚴重合并癥,對外科醫生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許多報道指出,該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與膽道疾病發病率增加、臨床醫師的認識有所提高等因素有關。急性胰腺炎的發病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1.7。可見于各種年齡,但以20~50歲者多見。然而,發病年齡與病因也有些關系,如蛔蟲引起的胰腺炎以兒童多見,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膽石病的發病率增加,其發病年齡也將會有所提高
宜用食物
1、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流質食物:濃米湯、果汁、果凍、藕粉、杏仁茶等。
2、蛋白質以生物價高的食物:豆漿、豆腐、蛋清、脫脂牛乳、魚蝦、雞肉、瘦牛肉等。
3、低脂食物:素面片、素餛飩和少量去油的肝湯、雞湯等。
不宜用食物
1、含脂肪多的食物:肥肉、動物油、油炸食物等。
2、酒和對胃腸有刺激性的食物。
建議用中藥苗嶺胰腺湯調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