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血壓患者都知道高血壓容易引起心臟病,那么應該如何來治療呢,在飲食上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安貞醫院醫務部主任,心臟內科副主任,主人醫師陳方,講高血壓性心臟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主要為心肌肥厚和冠狀動脈改變,高血壓的預后與所并發的心臟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高血壓心臟病的主要治療目標是逆轉心肌肥大及冠狀動脈的病變。資料顯示75%的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壓心臟病所致。因此,對這類高血壓患者應區別治療:
1、對于未發生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可行常規抗高血壓治療。
2、對合并無癥狀性高血壓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壓患者,當其血流動力學代償尚好時主要是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
3、血管造影冠狀動脈異常的高血壓患者,在進行抗高血壓治療的同時可行冠脈搭橋術等重建血管的治療,并增加抗冠心病治療。
4、血管造影未見冠狀動脈異常的高血壓患者,如其有靜息心電圖異常或運動心電圖耐量異常,或合并心絞痛,應行逆轉高血壓心肌肥大的治療,同時可增加抗心絞痛的治療。
5、當出現左心室偏心性肥厚、左心室功能受損時,應當注意心力衰竭的發生,此時應進行抗心力衰竭的治療。
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血壓的長期升高,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參加適當的工作和體育鍛煉,避免其他能引起心臟負荷加重的原因。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進行有效的抗高血壓治療的同時要注意對原發疾病的治療。
總的來說,高血壓心臟病的治療原則是:在未發生心臟病時應進行有效的降壓治療,當發生心力衰竭后,應積極治療心力衰竭和控制血壓,防止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高血壓心臟病治愈的標準是: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同時心臟功能恢復至正常范圍。
飲食治療
高血壓患者的營養原則
飲食治療要適量控制能量及食鹽量,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水平,控制體重,防止或糾正肥胖,利尿排鈉,調節血容量,保護心、腦、腎血管系統功能。采用低脂肪低膽固醇、低鈉、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和能量飲食。
1、能量:因為體重每增加12.5kg,血壓就會增加7~10mmHg,所以應該將體重控制在標準體重的范圍內,體重減輕應該為每周1.0~1.5kg為宜。
2、蛋白質:應該選用高生物價的優質蛋白,植物蛋白好是占一半,動物蛋白選用魚、雞、牛肉、雞蛋白、牛奶等。
3、脂類:多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等;限制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烏賊魚、腦髓等。
4、碳水化合物:應該食用多糖,如淀粉、玉米、小米等,同時還有高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蠕動,加速膽固醇的排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應該少吃。
5、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⑴限制鈉鹽攝入:實驗證實,吃鹽越多,高血壓病患病率越高。
⑵補鉀:限制鈉鹽的時候要注意補鉀。多吃用含鉀高的食物:豌豆苗、萵筍、芹菜、絲瓜等。
⑶補鈣:鈣對高血壓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每天供給1000mg 左右。多食用含鈣多的食物:黃豆、 牛奶、花生、魚蝦、紅棗、芹菜等。
6、維生素: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排出體外,改善心功能和血液循環,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能防治高血壓病的食品
1、菌類:靈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2、葉菜類:芹菜、茼蒿、莧菜、汕菜、韭菜、黃花菜、薺菜、菠菜等;
3、根莖類:茭白、蘆筍、蘿卜、胡蘿卜、荸薺、馬蹄;
4、花、種子、堅果類:菊花、羅布麻、芝麻、豌豆、蠶豆、綠豆、玉米、蕎麥、西瓜子、向日葵子、蓮子心。
5、水產類:海帶、紫菜、海蜇、海參、青菜、海藻、牡蠣、鮑魚、蝦皮、銀魚;
6、動物類:牛奶(脫脂)、豬膽、牛黃、蜂蜜、食醋、豆制品。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方
男,安貞醫院醫務部主任,心臟內科副主任,主人醫師,教授。畢業于華北煤炭醫學院醫學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MBA。曾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心臟中心等4家醫院心臟內科研修冠心病介入治療、小兒先心病的治療,對于心臟內科疑難病癥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