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寶寶都有偏食和不愛吃蔬菜的習慣,便秘也是常有的事。這時候父母如何從生活習慣和飲食上幫助寶寶調節呢?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吳力群,主題是寶寶便秘怎么辦,吳教授將教父母們如何應對寶寶便秘。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吳力群
1987年畢業于湖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兒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持參與省級、校級科研課題多項,共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論著5部。在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方面取得較好療效。擅長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腎炎、腎病綜合征、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嬰幼兒便秘是一種常見病癥,其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
寶寶便秘的原因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后液體吸收余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干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系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堿性,干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則大便潤利。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此外,如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癥、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慢性病,都會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導致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有可能會讓排便困難。如抗膽堿能藥物、抗酸劑、利尿劑以及鐵劑等藥物也會使腸蠕動減少,產生便秘。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不全、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寶寶便秘怎么辦
1、訓練寶寶定時排便
一般從3個月左右開始,可以的意識的訓練嬰兒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使其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定時產生便意。
2、科學喂養,正確添加輔食
嬰兒在接受新的食品時,容易出現便秘,因此,家長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一定要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的原則。以嬰兒營養米粉為例,對于3-4個月的寶寶來說。剛開始時喂1-2湯匙即可,2周以后再增加至4-5匙。
另外小兒食物不足也可以出現便秘,此時小兒常因饑餓而啼哭,且同時體重不增。曾見到有的家長因不了解奶粉用法,每月僅給孩子吃奶粉半公斤,結果導致營養不良和便秘。如果小兒飲水太少,尤其是夏季,也可使大便太干操而發生便秘。發燒可引起飲食減少及水分由呼吸道損失增多,可引起暫時性便秘。食物太精,缺乏纖維素,如食精米、精面、肉、蛋和巧克力,缺少粗糧和含纖維素較多的水果、蔬菜,亦可引起便秘。
3、對便秘的寶寶注意因果同治
幼兒便秘可每天早晨空腹服用適量蜂蜜,用右手掌心自寶寶右下腹向上繞臍順時針輕輕按摩十余次,以達到蠕腸通便之作用,對于便秘嚴重者,則應及早帶寶寶看醫生,排除先天性巨結腸、肛門直腸狹窄等疾病情況。
多吃糖,多補水,水果要多吃
如果寶寶無腹脹而只是大便干燥,可在乳汁中多加點糖類,亦可喂寶寶一些水果汁。不要讓寶寶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飲食。蔬菜、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