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些年輕的爸爸媽媽往往容易忽視一個問題,就是小兒積食。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今天我們就和專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徐榮謙,主題是小兒積食,徐教授將教與您分析面對小兒積食應該如何調養。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小兒乳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生于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所謂食不好,睡不安;
寶寶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梁兩側發青、舌苔又厚又白,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小兒積食怎么辦
1、從飲食方面著手
可以說調整寶寶飲食是很關鍵的。父母要適當地減少食物的攝取量;節制寶寶的零食,避免寶寶吃像巧克力,花生米等之類的脂肪過多食物;在食物口味上要選擇清淡可口易消化的;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的食物,如豆腐,新鮮蔬菜,魚,蛋,小米粥等。
2、中醫治療
很多病例證明,中醫對寶寶積食有著不錯的療效。首先中醫將食積劃分為虛實兩大類來辨證施治。像病程比較短,腹脹拒揉按,哭鬧不安,或伴有低熱者,就多屬于實證了,在治療方面就要以消食導滯為主,食積比較嚴重的,有便秘的患者,可以選用枳實導滯丸。
當我們的寶寶得了小兒食積,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不過也不要病急亂投醫,在治療的用藥上不可濫用“補品”或“攻伐”之法。專家提醒:年輕的父母在喂養寶寶時要注意“乳貴有時,時貴有節”,如果乳食無度的話,是很容易導致食積的,在加上治療不及時,積食不能及時消除,那么就會損傷寶寶的脾胃,長遠點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產生不利影響,造成寶寶的身高、體質、智能明顯落后于正常發育的寶寶。所以,年輕的父母在平時要細心觀察寶寶的飲食規律,大便及睡眠情況,如果發現有問題,要及早就診,把一些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父母要科學合理的喂養寶寶,符合寶寶自己身體發育規律。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徐榮謙
男,漢族,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一個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1978年畢業后一直工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F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媒網學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題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中醫兒科學》主編。在各級雜志發表論文45篇,副主編著作8部,副總主編著作1部,主編著作5部。學術思想:從醫30余年。逐漸形成了自己“以五臟學說與六經辨證相結合,從肺論治與從肝論治相結合的臨床醫療特色。” 對于小兒肺系之小兒慢性咳嗽,小兒反復感冒,小兒哮喘;脾胃系之小兒厭食,腹瀉病,小兒重癥肌無力;心系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紫癜;肝系之兒童多動癥,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腎系疾患之小兒腎炎、腎病,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個矮),小兒腦積水,小兒腦癱;小兒青春期疾病之小兒痤瘡,小兒緊張疲勞綜合征等病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