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別以為小朋友的脾胃就一定比大人好,如果家長們不注意從生活起居、飲食上對孩子們進行保護,則會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脾胃失和!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徐榮謙,主題是小兒養脾胃法,徐教授將教與您分析面對小兒脾胃不好應該如何調養。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脾胃虛弱為中醫名詞。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后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干、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
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致的病癥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或伴有脾虛。
脾虛一般會大便溏稀,不過也可能會出現大便干結、便秘,因為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
肌肉:肥胖or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于“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
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婦科:白帶過多or過少
女性因為婦科炎癥,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月經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血。
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虛
脾虛的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癥狀,另外會感到頭蒙,睡眠質量差。很多人睡覺會流口水,這和脾虛也有關系。中醫認為,涎(口水)為脾之液,正常情況下不會外溢,當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時,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現象。
脾胃虛寒吃什么好
宜食食物
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紅糖等。
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胃陽氣的食物,如蕎麥、莜麥、綠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針萊、萵苣、冬瓜、芹菜、莧萊、茭白、黃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等。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中央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徐榮謙
男,漢族,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一個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1978年畢業后一直工作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會長。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傳媒網學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命題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專家。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中醫兒科學》主編。在各級雜志發表論文45篇,副主編著作8部,副總主編著作1部,主編著作5部。學術思想:從醫30余年。逐漸形成了自己“以五臟學說與六經辨證相結合,從肺論治與從肝論治相結合的臨床醫療特色。” 對于小兒肺系之小兒慢性咳嗽,小兒反復感冒,小兒哮喘;脾胃系之小兒厭食,腹瀉病,小兒重癥肌無力;心系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紫癜;肝系之兒童多動癥,小兒抽動—穢語綜合征;腎系疾患之小兒腎炎、腎病,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個矮),小兒腦積水,小兒腦癱;小兒青春期疾病之小兒痤瘡,小兒緊張疲勞綜合征等病均有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