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中我們都想吃到新鮮的食物,那么食物應該如何來保鮮呢,在保鮮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講如何保鮮。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食物保鮮大法
1、動物油
如果是自己在家煉制動物油,可以在煉油的時候加入少許茴香。油煉好后放入容器,在沒有凝固之前,加入1湯匙白砂糖和1茶匙鹽,攪拌后密閉儲存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2、植物油
方法一:維生素E膠囊剪破,擠出膠囊中的液體。把維生素E膠囊中的液體加入到食用油(5升)中,蓋緊瓶蓋搖勻即可。
方法二:買回的食用油注入炒鍋中,加入少許花椒、茴香,加熱至5成熱。待油冷卻后,注入油壺保存。
3、雞蛋
方法一:用毛筆或軟刷沾取食用油,均勻地涂抹在雞蛋表面。用保鮮膜包裹好涂抹過食用油的雞蛋,然后放入容器中,放入冰箱保存。這樣可以防止雞蛋內部的水分蒸發,阻止細菌進入。
方法二:用干凈干燥的毛巾把雞蛋表面擦一遍,清除掉表面的浮塵。將擦過的雞蛋大頭朝上放入蛋格,然后放入冰箱儲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江蘇城市頻道“萬家燈火”主講人、衛生部健康教育巡講專家。
使用合格的保鮮膜,保證食物新鮮
我們都知道吃剩下的食物一定要放進保鮮盒才能放進冰箱儲存,否則很容易變質;但是,我們通常不會想到給剛剛采購回來的食物保鮮,因為它們的“變質”是我們不易察覺的。但是,正是這種不易察覺的“變質”偷偷帶走了食物的水分和有效的營養成分,讓它們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都大打折扣。
食物的保鮮需要三個因素——溫度、濕度、氣體。放入冰箱保證了溫度,但是濕度和氣體就無法保證了。普通的塑料袋無法密封食物,自然也就無法保持濕度,更不能阻擋氣體的流動。不僅如此,很多塑料袋并不是食品專用的,可能含有有毒物質,危害人體的安全。合格的保鮮膜基本不含有害物質,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隔絕氣體流通和水分流失,所以還是有一定的保鮮功能的。但是它的密封功能非常有限,所以保鮮的效果也不是非常好。食物保鮮袋使用起來比保鮮膜更方便,也更便于食物的取用。不過,它的密封功能與保鮮膜差別不大,甚至有時候還比保鮮膜略差一些。商場里,各種顏色和大小的保鮮盒已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保鮮盒底部有簡單的標識:材質樹脂,耐高溫120℃,低溫-20℃。
專家表示:冰箱保鮮盒對食品保鮮大有好處,它可以保證人們將食品盡量隔離放置,防止交叉污染,而且它有效地解決了食物的保鮮問題,利用了存儲空間。不過,專家提醒,使用冰箱保鮮盒有幾個注意事項:從冷凍室里拿出保鮮盒,不要馬上打開,在室溫中放1-2分鐘以后再打開為好。在微波爐中使用時,如果食物中含油量和含糖量比較多的話,在溫度急速上升的情況下,會使保鮮盒發生變形。所以,加熱上述食品,好用微波爐專用盒。碳酸飲料(汽水、可樂等)的氣泡會使保鮮盒的密封能力喪失,起泡食物或是發酵食品、熱的食物等會使保鮮盒的密封性能下降,請盡量避免在保鮮盒中存放此類食物。不同食物的保存時間有所不同,不要單純依靠保鮮盒的密封能力,盡快食用為好。
有些食物不能進冰箱,有些食物在冰箱冷藏不宜長
近,有關專家對蔬菜、水果、肉、蛋、牛奶等各類食品進行了分類試驗,實驗證明,傳統冰箱由于保鮮溫度控制范圍大,影響了不同食物對溫度的適應性,也就不能保證所有的食品都能處于佳的保鮮狀態。例如,蘋果的適貯藏溫度為0℃~1℃,而黃瓜為7℃~8℃,如果將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儲存,必將“顧此失彼”,當消費者將其吃到嘴里時,大部分的營養已經被冰箱給“偷”走了。 因此,有些食物是不能進冰箱的。
香蕉:放進冰箱的話會變黑,味道也不好;面包:流失水分會影響口感,不容易發霉的季節好不要放在冰箱里保存,一定要放冰箱的時候,好放在冷凍室里保存;鮮荔枝:鮮荔枝在0℃環境中放一天,表皮變黑,果肉變味;蛋黃醬:在9℃以下蛋黃醬容易分解,菌類繁殖也容易,所以好放在常溫下保存;土豆和蘿卜:土豆放進冰箱保存的話很大程度上影響口感,所以應放在沒有陽光的室內保存;蘿卜長期放在冰箱里的話顏色和味道都會受到影響;胡蘿卜和豆腐:胡蘿卜放在冰箱的話其中的水分會凍,影響質感,營養也會流失,豆腐好購買后馬上吃掉;西紅柿:西紅柿經低溫冷凍后,肉質呈水泡狀,顯得軟爛,或出現散裂現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無鮮味,嚴重的則酸敗腐爛;火腿:如將火腿放入冰箱低溫貯存,其中的水分就會結冰,脂肪析出,火腿肉結塊或松散,肉質變味,極易腐敗;巧克力: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后,一旦取出,在室溫條件下即會在其表面結出一層白霜,極易發霉變質,失去原味。
冰箱并不是食品保鮮、儲藏的保險柜。許多疾病正是來源于吃了冰箱內不新鮮的或是被污染的食品所致。人們在往冰箱中存放食物時常出現生熟食品的混放現象,以致食品污染或變質,造成食品再污染。冰箱冷藏室的溫度一般在0℃~5℃左右,這溫度對大多數細菌的繁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墒且恍┦壤渚?,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都依然很活躍。它們的大量繁殖自然會造成食品的變質。所以,食用這樣的食物后,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等全身癥狀。這就是人們所不知道的“電冰箱食物中毒”。為了防止“電冰箱食物中毒”,家庭可考慮選用-18℃的低溫冷凍箱,它對于家庭食品保鮮和存儲,以及減少食品再污染方面都具有較好的效果。熟食在冰箱冷藏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說來,細菌耐寒不耐熱,在高溫下很快死亡。在電冰箱使用過程中,要長期保持電冰箱的內部清潔衛生,生、熟食要分開放,并且存放時間不能過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