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血粘稠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疾病,然而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人體的血液也應該要常“清理”。血粘稠怎么辦?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李運田、易婷嬌 ,主題是血粘稠怎樣調解,兩位老師將為您全方位分析血粘稠的原因,并教您如何調理血粘稠。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血稠并非獨立性疾病,但臨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動脈硬化、腦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壓、糖尿病、阻塞性視網膜炎以及慢性肝腎疾病等都與血稠有著密切關系。
血粘稠的原因
當人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時,血液流速減慢,機體組織所獲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相對減少,特別是過多的紅細胞的老化、硬化,發生紅細胞集聚,加重血稠而發生凝血,出現血液凝集塊、造成血管栓塞,從而發生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有人對此形象地比喻說:就像在狹窄的馬路上,擁擠著過多的破舊的汽車,隨時都可拋錨、堵車,以至于發生運輸不暢。
血粘稠怎么辦
如何簡易消血稠?
對于血液黏稠度增高者,醫生強調飲食宜清淡,戒煙忌酒,適當參加體育運動是治本的療法。有人主張簡單易行的有效方法是早、午、晚各飲一杯淡鹽水或涼白開水,特別是在血稠發生率較高的夏季,飲水就能收到預防功效。更有人勸老年人應養成不渴也喝水的習慣。還有研究認為,飲茶有抗凝血作用;黑木耳有溶血作用,長期飲用和食用可防止血栓形成。此外,玉米、大豆、黑豆、大蒜、姜、洋蔥、山楂、牛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血脂、抑制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液黏度的作用。臨床觀察表現,諸如維生素C、維生素E、阿斯匹林、潘生丁、復方丹參等藥物都具有改善血管功能,增加血液流速,抑制血液凝集和溶解血栓等作用,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臨床中,有一些老年人本身沒有器質性疾病,可總感頭痛腦漲,稍微勞動就胸悶、心慌、氣短,終日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有時還有視物不清、站立不穩的現象。這種人經常會被檢查出血液粘稠度高,簡稱“血稠”。
過度吸煙、飲酒,可致血稠,所以喜好煙酒的老人,早晨起床后和晚上就寢前,應喝上一大杯白開水,這樣可降低血稠度。平時還可多喝茶(特別是綠茶)。
生活不規律,長時間精神緊張或心理壓力過重,也容易導致“血稠”,故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并保持心情愉快。另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溫和運動”,也有助于加速體內脂質代謝,降低血調度。
血稠患者平時飯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糧、綠葉蔬菜和瓜果,如黃豆、黑豆、玉米、燕麥、蕎麥、牛奶、生姜、大蒜、洋蔥、黑木耳、香菇、山楂、檸檬、西紅柿、紅葡萄、香芹、螺旋藻、胡蘿卜、蘋果和獼猴桃等。
這些食品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動物脂肪(特別是內臟)和甜食能加重“血稠”,故應少吃。
血粘稠如何預防
1.多飲水
水堪稱為速效稀釋劑。一夜酣睡后的失水、消化食物時消耗的水,都是血液變粘稠的因素。飲水可使血液立刻變稀。但飲水要講科學,首先要掌握好時機,如清晨起床、三餐前一小時、晚間就寢前喝水200毫升。其次是選擇稀釋效果好的水:鹽水可促進細胞脫水,不足取;冷水刺激胃腸血管收縮,有礙水吸收進入血液,不宜飲;純凈水太“純”,其低滲狀態會使水分很快進入細胞內,稀釋血液的效果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釋水是20--25℃的白開水或者淡茶水,其張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與組織細胞,值得提倡。
2.多吃具有稀釋血液功能的食物
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蔥、柿子椒、香菇及草莓、菠蘿、檸檬等水果;具有類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紅葡萄、橘子、生姜;具有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蘿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帶、玉米、芝麻等。蔬菜與瓜果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粗纖維。維生素C能降低血脂,粗纖維可以在腸道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粘稠的程度。
3.多食大豆
大豆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是一種乳化劑,能使血中膽固醇顆粒變小,并保持懸浮狀態,有利于脂類透過血管壁為組織所利用,降低血中膽固醇,使血粘稠得以改善。
4.少吃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
動物內臟如豬腦、豬肚、肥腸及動物脂肪含有大量膽固醇與飽和脂肪,可加重血粘稠程度,促使動脈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脂,也可提升血液的粘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為主,粗細糧搭配。
5.堅持體育鍛煉
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爬山、游泳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體內的脂質代謝。
6.戒除煙酒
7.消除憂慮,情緒樂觀,保持心理健康
另外,就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藥物,以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
本期嘉賓介紹
李運田
男,主任醫師,教授,305醫院副院長,全軍冠心病診治中心主任,心臟中心二病區主任(兼),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先后在河南醫科大學、武漢同濟醫科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03年師從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做博士后研究,主攻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的藥物和介入治療。
從事心血管疾病專業近30年,在心血管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目前完成各種心臟介入手術4000余例。享受總參中青年優秀人才崗位津貼,曾被評為北京市衛生系統“首都健康衛生”、總參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三等功3次。
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軍隊和衛生部科研基金課題的研究,獲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應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欄目邀請擔任主講嘉賓3次,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現任《臨床心身疾病雜志》心腦血管專版主編、《中國民康醫學雜志》副主編、《臨床心身疾病雜志》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工學會康復醫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血管學會中國分會副主席。
易婷嬌
女,北京305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