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可是隨處可見的,現在塑料業變成了生活“必需品”了,人們為了方便省事完全不顧自己生存的環境和自己身體健康。塑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一起看看專家是怎么講的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董金獅,主題是揭秘藏毒包裝,主要塑料對人體的危害、身邊有毒塑料制品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董金獅
董金獅,男,1963年出生,陜西省大荔縣人。環境化學專家、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多所高校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現任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北京環保餐具聯合組織秘書長、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顧問、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專家、北京新聞廣播時事評論員、中國網食品頻道食品安全顧問等職。人民日報社生命時報高級顧問、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等職。全國十大維權新聞人物被譽為“中國環保第一人”、“中國科學維權第一人”。
塑料為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polymer)},又可稱為高分子或巨分子(macromolecules),也是一般所俗稱的塑料(plastics)或樹脂(resin),可以自由改變形體樣式。
是利用單體原料以合成或縮合反應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的。
成分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樹脂這一名詞初是由動植物分泌出的脂質而得名,如松香、蟲膠等,目前樹脂是指尚未和各種添加劑混合的高聚物。樹脂約占塑料總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決定于樹脂的本性,但添加劑也起著重要作用。
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樹脂所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劑,如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所謂塑料,其實它是合成樹脂中的一種,形狀跟天然樹脂中的松樹脂相似,但因經過化學手段進行人工合成,而被稱之為塑料。
分類
塑料可區分為熱固性與熱塑性二類,前者無法重新塑造使用,后者可一再重復生產。塑料高分子的結構基本有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線型結構,具有這種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稱為線型高分子化合物;第二種是體型結構 ,具有這種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稱為體型高分子化合物。
有些高分子帶有支鏈,稱為支鏈高分子,屬于線型結構。有些高分子雖然分子間有交聯,但交聯較少,稱為網狀結構,屬于體型結構。
塑料主要特性
①大多數塑料質輕,化學性穩定,不會銹蝕;②耐沖擊性好;③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④絕緣性好,導熱性低;
⑤一般成型性、著色性好,加工成本低;⑥大部分塑料耐熱性差,熱膨脹率大,易燃燒;⑦尺寸穩定性差,容易變形;⑧多數塑料耐低溫性差,低溫下變脆;⑨容易老化;⑩某些塑料易溶于溶劑。
塑料可區分為熱固性與熱可塑性二類,前者無法重新塑造使用,后者可以再重復生產。
優點
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堿反應。
2.塑料制造成本低。
3.耐用、防水、質輕。
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狀。
5.是良好的絕緣體。
6.塑料可以用于制備燃料油和燃料氣,這樣可以降低原油消耗。
缺點
1.回收利用廢棄塑料時,分類十分困難,而且經濟上不合算。
2.塑料容易燃燒,燃燒時產生有毒氣體。例如聚苯乙烯燃燒時產生甲苯,這種物質少量會導致失明,吸入有嘔吐等癥狀,PVC燃燒也會產生氯化氫有毒氣體,除了燃燒,就是高溫環境,會導致塑料分解出有毒成分,例如苯等。
3.塑料是由石油煉制的產品制成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
4.塑料埋在地底下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也不會腐爛。
5.塑料的耐熱性能等較差,易于老化。
由于塑料的無法自然降解性,現在已成為人類的第一號敵人,目前也已經導致許多動物死亡的悲劇。比如動物園的猴子,鵜鶘,海豚等動物,都會誤吞游客隨手丟的1號塑料瓶。
后由于不消化而痛苦地死去;望去美麗純凈的海面上,走近了看,其實飄滿了各種各樣的無法為海洋所容納的塑料垃圾,在多只死去海鳥樣本的腸子里,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無法被消化的塑料。
對健康的危害
塑料杯子相對于紙杯來說更安全一些
代號為5的塑料制品耐溫達130度,可裝熱水、用微波加熱
顏色越深的吸管越不安全
喝熱飲不宜用塑料吸管
盡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塑料碗與仿瓷碗應如何使用
不要使用深顏色的塑料碗
仿瓷餐具不能盛酸性物
礦泉水瓶、純凈水桶代號“1”
塑料瓶可以儲放干性物品
代號為5的水瓶耐高溫,可重復使用
合格的塑料餐盒標有“5”pp,并盒蓋上有個透氣小孔 由于塑料都會添加某些添加劑,塑料的顏色越深,說明添加的添加劑越深,或者說殘留的有害物質越多,不安全,而pp代表聚丙烯,不適合做塑料餐盒,主要不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