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骨質疏松一直困擾著很多的中老年人,那么應該如何來預防骨質疏松呢,敬請收看本期的養生節目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消化內科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理學博士,碩士導師劉曉紅,講骨質疏松。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什么是骨質疏松癥,如何預防?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骨質變薄,脆弱,和更容易引起骨折的疾病,女性容易得此病。
骨質的密度主要指骨小梁的密度,大多數女性在18歲時骨密度達到較高水平,30歲時達到高峰。30歲以后,骨密度開始以穩定的速率下降,絕經期之后骨質的流失速度明顯增加,絕經后的5-7年內流失高達20%的骨質。因為骨質不斷流失,骨頭變得更薄和更脆弱,這也使得骨折更容易發生,特別是女性,每兩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中會因骨質疏松癥而發生骨折,特別是股骨頸骨折。
骨質疏松癥所導致的身高的下降開始并不明顯,所以一般年輕婦女以為骨質疏松癥只是見于老年的疾患。事實上,絕經后5-7年內流失高達1/5骨質。當一個人骨質明顯少于正常人時,就出現低密度或骨質缺乏(Osteopenia)的狀況;如果骨質進一步流失,骨結構可能變形,即為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很多,包括年齡增長,骨質疏松癥的家族史,白人或亞裔人(包括中國人)易患,體型纖細者,較早絕經者,抽煙、酗酒者,久坐(不活動的生活方式)的白領等;還與一些慢性疾患,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亢進、糖尿病等有關,服用抗癲癇藥及皮質激素等也促使發病。對易患的人群需要作骨質流失的早期檢測很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干預是預防骨質疏松癥的重要措施,堅持合理治療對于防止骨質疏松癥加重以及病員一生健康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骨質疏松癥自我檢測和診治誤區
1.您是否曾經因為輕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會傷到自己的骨骼?
2.您連續3個月以上服用激素類藥品嗎?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輕時降低了三厘米?
4.您經常過度飲酒嗎?(每天飲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飲酒)
5.您每天吸煙超過20支嗎?
6.您經常腹瀉嗎?(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腸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沒有輕微碰撞或跌倒就會發生髖部骨折的情況?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歲之前就絕經了?
9.您是否曾經有過連續12個月以上沒有月經(除了懷孕期間)?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陽痿或者缺乏性欲這些癥狀?
提示:高齡、低體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質疏松,醫生常用“瘦小老太太”來形容這類高危人群。此外,缺乏運動、缺乏光照對年輕人來講同樣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骨質疏松癥的誤區。
1.喝骨頭湯能防止骨質疏松。實驗證明同樣一碗牛奶中的鈣含量,遠遠高于一碗骨頭湯。對老人而言,骨頭湯里溶解了大量骨內的脂肪,經常食用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少食油膩,堅持喝牛奶,不宜過多食入蛋白質和咖啡因。
2.治療骨質疏松癥等于補鈣。簡單來講骨質疏松癥是骨代謝的異常(人體內破骨細胞影響大于成骨細胞,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過骨形成速度)造成的。因此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綜合治療,提高骨量、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患者應當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
3.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特有的現象,與年輕人無關。骨質疏松癥并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期忽視運動,常常挑食或節食,飲食結構不均衡,導致飲食中鈣的攝入少,體瘦,又不拒絕不良嗜好,這樣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就會使骨質疏松癥有機會侵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因此,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要及早開始,使年輕時期獲得理想的骨峰值。
4.老年人治療骨質疏松癥為時已晚。很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癥無法逆轉,到老年期治療已沒有效果,為此放棄治療,這是十分可惜的。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當接受正規治療,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5.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松癥。多數骨質疏松癥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發現骨質疏松癥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應當定期去具備雙能X線吸收儀的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有助于了解您的骨密度變化。
6.骨質疏松癥是小病,治療無須小題大做。骨質疏松癥平時不只是腰酸腿痛而已,一旦發生脆性骨折,尤其老年患者的髖部骨折,導致長期臥床,死亡率甚高。
7.骨質疏松癥治療自己吃藥就可以了,無需看專科醫生。對于已經確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當及早到正規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綜合治療。
8.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宜靜不宜動。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地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于防止骨質疏松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松,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松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9.骨折手術后,骨骼就正常了。發生骨折,往往意味著骨質疏松癥已經十分嚴重。骨折手術只是針對局部病變的治療方式,而全身骨骼發生骨折的風險并未得到改變。因此,我們不但要積極治療骨折,還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癥,防止再次發生骨折。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劉曉紅
消化內科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理學博士,碩士導師,老年示范病房主任。1982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1990年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獲醫學博士學位,1995年日本九州大學醫學部第三內科獲理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