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談癌色變的今天,有些人一旦聽到醫生說自己患上癌癥了,就感覺自己快死了一樣!其實不然,只要我們放正心態,癌癥就不是絕癥,癌癥也有治療之法,今天我們請到了何裕民教授來談一談癌癥的話題!
本期嘉賓介紹
何裕民:潛心腫瘤研究與臨床治療三十多年,積累了萬余例病例,在臨床實踐方面,對晚期腫瘤患者及老年患者尤其對胰腺癌、腦瘤、惡性肉瘤等難治性腫瘤的治療療效顯著,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受到了國家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國內外腫瘤學術界、國內外媒體,如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鳳凰衛視、美國僑報、歐洲時報等多方面的高度重視,引領著現代中醫走向世界,造福眾多腫瘤患者。
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醫學哲學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心理學》主編、《醫學與哲學》雜志副主編,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組第一負責人,國家級規劃大學教材《現代中醫腫瘤學》主編,世界杰出華人成就獎獲得者。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醫學哲學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心理學》主編、《醫學與哲學》雜志副主編,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組第一負責人,國家級規劃大學教材《現代中醫腫瘤學》主編,世界杰出華人成就獎獲得者。
手術治療
通常包括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探查性手術。
1、根治性手術:由于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厲害,并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于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病人。
2、姑息性手術: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病人,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癥狀的手術,如造瘺術等。
3、探查性手術:對深部的內臟腫物,有時經過各種檢查不能確定其性質時,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腫塊的形態,肉跟區別其性質或切取一小塊活組織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明確診斷后再決定手術和治療方案,為探查性手術。
自然療法
癌癥的傳統治療方法的二次傷害已大于癌癥本身,這一直是困擾現代醫學治療癌癥的全球性難題,為此自然醫學界得專家在不斷的醫學實踐和探索中發現:自然因子---負氧離子能使患者擺脫放療和化療痛苦的同時并有優異的療效。而目前人工負氧離子生成技術已非常成熟,據新華社和光明日報報道:采用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徑負離子,這對自然療法治療癌癥是一極大利好消息。
首先,眾多醫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明:人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RO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進入人體后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該畸變分子由于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而致癌。這樣,惡性循環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復制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后出現癌癥。而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癥。人體得到負離子后,由于負離子帶負電荷,有多余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綜上所述:負離子不僅對癌癥有良好改善效果,而且還可從根本上預防癌癥的發生,是一種標本兼治的自然療法。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它是利用高能電磁輻射線作用于生命體,使生物分子結構改變,達到破壞癌細胞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放射能夠治療癌癥是因為癌細胞對放射線敏感。目前臨床上應用的放射線有X線治療和r線治療兩種。
放射治療對癌癥是否有效,取決于許多因素,如臨床時間的早晚,腫瘤病理類型和它對放射的敏感性,病人的整體狀況和腫瘤周圍情況都有關。
腫瘤對放射敏感性的高低與腫瘤細胞的分裂速度、生長快慢成正比。同一種腫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與放射敏感性成反比,即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低則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則放射敏感性低。因此臨床根據腫瘤對不同劑量放射線的反應不同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對放射敏感的腫瘤,常照射50~60戈瑞,腫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細胞瘤、無性細胞瘤及低分化的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類屬是中度敏感的腫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腫瘤才消失。再一類是對放射不敏感的腫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過正常組織的耐受量,放射治療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軟組織肉瘤和骨的腫瘤等。腫瘤的放射敏感性還和其生長方式有關,一般向外突性生長的腫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較為敏感,而浸潤性生長的腫瘤如浸潤型、潰瘍型,則敏感性較低。
放射敏感性與放射治愈率并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腫瘤,雖然局部療效高,腫瘤消失快,但由于它的惡性程度大,遠處轉移機會多,因而難于根治。鱗狀上皮癌的放射性屬中等,但它的遠處轉移少,故放射治愈率較高,如皮膚癌、鼻咽癌、子宮頸癌。另外,對淋巴肉瘤、髓母細胞瘤等較敏感。高度敏感的有多發性骨髓瘤、精原細胞瘤,卵巢無性細胞瘤、尤文氏瘤、腎母細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腫瘤可以放療為主,早期宮頸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療的五年生存率均可達90%以上。這些癌癥的晚期放療有時也能取得一定的療效。
癌癥病人的飲食應該注意什么
首先,要處理好飲食與化療藥物作用高峰時間的關系。平時的飲食多半定時定量,化療期間的飲食好避開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
化療時食欲常較差,又有惡心等反應,要求進餐次數比平時多一些,好是稀軟易消化的食物,但要達到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熱能充足的要求,這就是人們說的“少而精”。
腫瘤高發家族要多吃菌菇類食物
有些家族因為遺傳因素腫瘤發病率很高,這時就更應該充分重視合理的膳食結構。在菌類植物松菇中,專家發現了豐富的MAP抗腫瘤蛋白,其對癌細胞具有很強的進攻殺傷作用。又如用一種叫叢生口蘑的菌類喂養接種腫瘤的小白鼠,具有較強的抑制癌癥發生的作用。在動物實驗中已證明許多菌類均有抗癌作用。
因此,癌癥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吃菇類食品,比如香菇、金針菇等。
腫瘤患者僅僅吃菌菇遠遠不夠
我國是早利用真菌治病的國家,如被國人稱為仙草的靈芝,生活中常見的香菇、猴頭菇等等,都屬于真菌。為什么真菌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呢?真菌中對癌癥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呢?科學研究發現,真菌中的多糖是抑制癌癥的有利武器。如從香菇中提取的香菇多糖被制成實際應用的抗癌藥物。
雖然經常吃食用菌對防癌、抗癌有幫助,但醫學證明,僅僅通過飲食吸收的藥物成分是有限的,目前醫院已經普遍使用從各種真菌里提取的多糖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