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活當中我們怎么樣才能改善亞健康讓自己的身體變得健康起來呢?改善亞健康有什么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副教授 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陳偉,講改善亞健康。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你是否出現亞健康狀態了?
精神不振、情緒低沉、反應遲鈍、失眠多夢,面色灰暗……上述不良狀況是否曾經嚴重困擾你呢?據對我國16個百萬人口城市亞健康率的調查發現,北京人亞健康率高居榜首達75.31%,上海是73.49%,廣東是73.41%。城市經濟越發達,工作節奏越快,白領人群的亞健康狀況越明顯。為完成工作長時間枯坐在電腦面前,為提高效率忽略了運動和飲食,為提升業績不停應酬交際……上述不良的生活狀況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使你的身體出現一種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改善亞健康的佳運動方式:
在眾多運動方式中,慢跑,是一種簡便易行且靈活機動的鍛煉方法,男女老少皆可施行之,推薦作為改善亞健康的佳運動方式。原因在于:首先,慢跑能夠調節神經和循環系統,可使體重、血壓逐漸下降,增加體內氧的供應,防止心臟病和血液循環的疾病,改善心、肺系統的功能;其次,慢跑,隨時隨地可以進行,不像其他運動需要器械和場所,只要帶上一雙喜愛的跑鞋和一顆輕松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出發了。
如何科學慢跑:
1、科學制定計劃。慢跑想要取得效果,必須有規律地進行,至少每周3次,每次60分鐘左右。開始階段,先制定一個為期6周的適應性計劃。開始慢跑的兩周,可以隔一天跑15分鐘,接著兩周可以每隔一天跑15分鐘,再兩周可增至30分鐘,逐漸過渡到一周4次,每次45~60分鐘。
2、速度以能適應為原則。每小時約3公里(慢速)或5公里(中速)是一般人均可接受的。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小時7.5公里(快速)的要求過高,不宜作長期計劃來執行。
3、持之以恒的鍛煉效果好。慢跑鍛煉的關鍵在于堅持不懈,而不是速度的快慢,如果每天能堅持慢跑半小時要比隔天練一小時要好。同樣,每天早、晚各慢跑15分鐘,其效果與每天一次連續慢跑一小時是相同的。
六個應對:
1、失眠煩躁健忘時:
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含鈣多的如大豆、牛奶、鮮橙、牡蠣;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雞、土豆、蛋類。
2、神經敏感時:
神經敏感的人適宜吃蒸魚,但要加點綠葉蔬菜,因為蔬菜有安定神經的作用。吃前先躺下休息,松弛緊張的情緒,也可以喝少許葡萄酒,幫助腸胃蠕動。
3、體瘦虛弱:
體瘦虛弱的人適宜吃燉魚。在吃前好小睡一會兒。人們都習慣飯后睡覺,這是不正確的習慣,應改為飯前睡一會兒,因為吃了飯再睡,人會覺得越來越不舒服。
4、筋疲力盡時:
可在口中嚼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對恢復體能有神奇的功效,因為它們含有大量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和鐵,以及植物性脂肪,卻不含膽固醇。此外,蛤蜊湯、青椒肉絲、涼拌蔬菜、芝麻、草莓等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適度的熱量,能保護并強化肝臟,不妨多吃一些。
5、眼睛疲勞時:
在辦公室里整天對著電腦,眼睛總是感到很疲勞,你可在午餐時點一份鰻魚,因為鰻魚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另外,吃些韭菜炒豬肝也有此功效。
6、大腦疲勞時:
堅果,即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等,對健腦、增強記憶力、有很好的效果。因堅果內人體必需的脂肪酸亞油酸的含量很高,且無膽固醇,所以人們常常把堅果類食品稱為“健腦”食品。另外,堅果內還含有特殊的健腦物質如卵磷脂、膽堿等,所以對腦力勞動者來說,它的營養、滋補作用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比的。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偉
男,主治醫師,負責臨床會診、基礎工作。1995年畢業于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營養系, 同年進入北京協和醫院擔任營養醫師工作,2004年獲協和醫科大學內科碩士學位,2007年獲衛生部副主任醫師資格,現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中青年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西醫結合學分會臨床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健康管理學組組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參加國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撰寫科普書籍近二十部,從事臨床疾病的營養治療、大眾健康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