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的人口氣重有的人口氣輕,口氣重的人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系統性疾病在空腔的表現所以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的口氣。如何清新自己嘴里的味?一起看看專家都有什么方法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王鴻謨,主題是口中的致命預警,主要嘴中的健康、如何看嘴中的健康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王鴻謨
王鴻謨 1927年生,河北樂亭人。1952年北京鋪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后入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一年,1953年畢業。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干事,《新觀察》雜志編輯、記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組長、當代文學編輯室主任,編審。主要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先后編輯、審閱、出版長篇小說80余部,曾數獲全國長篇小說優秀編輯獎。1953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縮寫本《紅旗譜》、《前驅》等。1988年,作為中國漢語專家赴朝鮮工作兩年,并獲朝鮮頒發的二級國際友誼勛章。
王鴻謨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名老中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生物醫學特征辨識學會副主席,中國針灸學會經絡研究分會委員,《中華臨床醫藥雜志》副總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中國老年保健學會養生專家。
從事中醫教學、醫療、科研等工作40多年,擅長察色切脈診病,針藥并用治愈疑難重病。在創建中醫色診學、診法客觀化、完善辨證體系、還原構建經絡系統、體表-內臟多層次對應相關等方面多有建樹,取得了公認的學術成績,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研究成果為中外學術界廣泛關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嘉賓。
口氣是指從口腔或其他充滿空氣的空腔中如鼻、鼻竇、咽,所散發出的臭氣,它嚴重影響人們的社會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將口臭作為一種疾病來進行報道。
調查顯示,中國口臭患病率為27.5%。而在西方國家,則為50%。全球約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發病原因
口腔局部疾患是主要導致口臭的原因,但不容忽視的是,口臭也常是某些嚴重系統性疾病的口腔表現,有一些器質性疾患也會導致口臭癥。
口源性口臭
據統計,80%~90% 的口臭是來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療的齲齒、殘根、殘冠、不良修復體、不正常解剖結構、牙齦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齲齒和牙周疾病又是常見的相關疾病。
深齲窩洞內、不良修復體懸突下常殘存食物殘渣和菌斑,細菌經過發酵分解,產生臭味。牙髓壞死或化膿性牙髓炎,未經治療也可發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內細菌發酵產生硫化氫、吲哚和氨類,因而產生臭味。
另外,牙周膿腫和牙周袋溢膿,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會發出臭味。唾液的質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唾液量的減少、 蛋白質等有機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沖刷作用和緩沖作用, 使細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 齦溝液及食物殘渣中的有機成分, 產生大量的揮發性硫化物、 吲哚等物質,引起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
口腔鄰近組織疾病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慢性上頜竇炎、萎縮性鼻炎等,可產生膿性分泌物而發出臭味;臨床上常見的內科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出現酸臭味;幽門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現臭鴨蛋性口臭。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味氣體,尿毒癥患者呼出爛蘋果氣味。另外白血病、維生素缺乏、重金屬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的口臭。
生理性口臭
饑餓、食用了某些藥物或洋蔥、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煙、睡眠時唾液分泌量減少所致的細菌大量分解食物殘渣等都可能引起短暫的口臭。而健康人的口臭可能由于不良的口腔習慣和口腔衛生造成舌背的菌斑增多、增厚所引起。
由于舌背的表面積大,有許多乳頭、溝裂和凹陷,有利于細菌、口腔粘膜脫落上皮、食物殘渣等的滯留,充當“細菌儲藏室”,有利于口臭的產生。
有研究表明,口臭程度、揮發性硫化物的量與舌苔厚度及面積均存在正相關關系,其中與舌苔厚度的關系更為密切,清除舌苔后揮發性硫化物減少。
這可能因為舌苔越厚,越易形成厭氧環境,越利于厭氧菌的生長,從而也越利于揮發性硫化物的產生,導致口臭。
除此之外,還有假性口臭,即患者本人自我感覺有口腔異味,但檢查結果為陰性。可通過解釋說明和心理咨詢得到改善者。
尋找病因
口臭并不可怕,只要查明原因是可以治療的。首先考慮口臭是口源性還是非口源性的,對于不能排除與口臭相關的因素,如呼吸系統疾病(鼻腔、 上頜竇、 咽部、 肺部的感染與壞死)、 消化系統疾病( 胃炎、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胃腸代謝紊亂、 便秘等) 、 實質臟器損害(肝衰、 腎衰)及糖尿病性酮癥、 尿毒癥、 白血病、 維生素缺乏等,則應該先對這些疾病進行局部或全身的系統治療。
如有可能引起口臭的口腔疾病, 如未治療的齲齒、 殘根、 殘冠、 不良修復體、 牙齦炎、 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應該及時對齲齒進行內科治療,拔除無用的殘根殘冠、 去除不良修復體、 去除不正確的解剖結構、 治療口腔粘膜病,對于牙周病患者則先進行潔治和根面刮治等基礎治療,再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和菌斑控制。
加強口腔衛生
選擇正確的刷牙方法, 每天至少刷 2 次,并養成進食后漱口的習慣。進行舌面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 80%~ 90%的口臭是來源于舌背, 因此,口腔醫生應該教會患者正確使用舌刮匙來清潔舌面。
還可通過體外試驗, 找出患者的主要病源菌, 選用能有效抑制舌面微生物生長的漱口水進行局部抗菌。
現在常用的漱口水包括洗必太、 含氯化合物、 過氧化氫、 鈉鹽、 鋅鹽等, 好的漱口水應該達到能維持口腔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 防止菌群失調引起的新的疾病。
刺激唾液分泌或使用替代物,由于唾液具有抗菌、 殺菌, 清潔口腔的作用,治療中還應考慮增加唾液的量和流速, 增強舌的運動, 咀嚼富含纖維的食物或嚼口香糖等都有利于減輕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