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秋冬季人們比較容易上火,上火也是分不同類型的比如你胃疼、大便干燥等就是胃火,咯血、咳嗽、黃痰等就是肺火。上火以后我們應該怎么去火呢?一起聽聽專家的敗火技巧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李智,主題是秋冬巧敗火,主要秋冬季去火、如何敗火技巧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李智
針灸專家,中醫臨床碩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治醫生,中國養生保健協會專家,北京市老年病協會委員,《養生大世界》雜志特約專欄作家。李智曾作為中國三名中醫專家之一,代表中國在奧運會英文發言,李智受到了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外國專家的一致好評。李智多次受邀在電臺、網絡、電視臺講課,其中在北京電視臺《養生堂》主講中醫養生,創養生類欄目的收視新高,倍受觀眾的喜愛。
中國養生保健協會專家兼《養生大世界》雜志的特約專欄作家、北京市老年病協會委員兼秘書、中國藥膳協會理事、中國教育電視臺《東方名家講壇》、西苑醫院倫理委員會秘書;擅長利用傳統中醫學方法,治療神經系統的各種疾病。
長期從事中醫外語的臨床授課及臨床帶教任務,英文底子深厚,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會中醫國際形象大使,在奧運會上向所有參賽國及參賽運動員、隊醫做運動針灸的講課,并擔任第一、第二次世界氣功大會的同聲傳譯。
上火是中醫的理論,西醫一直沒有明確支持。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癥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癥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癥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等。
火分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的陰陽平衡,陰正常而陽過亢為實火。由于陰不足而相對顯得陽過亢,稱為虛火。
3方法秋冬輕松去火
方法1:保持均衡的飲食
上火燥熱是因為秋冬氣候寒濕、空氣流通差。人們容易感覺疲憊乏力,甚至影響到心情和食欲。為了增加胃口,人們會吃得更咸、更辣來刺激食欲,便引起上火。為此,秋冬氣候更應該注意飲食要清淡,多吃偏涼性水果蔬菜,平衡飲食。
方法2:中藥茶湯調節
中藥材性溫,建議上火情況輕微者平時可進行一些茶飲調節,菊花、百合、枸杞、金銀花、胖大海熱泡水喝,可解毒去燥。除外,也可以多食用降火湯藥,如木瓜銀耳甜水,海帶鴨子湯,蓮子湯。
方法3:食材助降火
黃豆芽
黃豆芽味鮮清甜,是潤燥降火的首選。專家指出它比黃豆的營養價值更高,維生素和大豆異黃酮含量增加,礦物質和蛋白糖的利用率提高。芽苗長到三四厘米的黃豆芽,它的營養價值高。
梨
秋冬氣候,人們容易喉嚨發炎,腸胃不好,好每天能吃上一兩個梨,原因是梨含有多種維生素,在消風醒酒,滋潤清熱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可刺激食欲,幫助腸道吸收消化。
蜂蜜
蜂蜜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天然食品,是常用的滋補品之一。蜂蜜也分春蜜和冬蜜,冬蜜的營養價值更高,能有效滋養肝腎,潤滑胃臟,對孕婦,幼兒以及老人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香蕉
香蕉大的功效是潤滑腸胃,促進腸胃的蠕動,有效地排毒潤肺、解酒健脾,秋冬容易燥熱上火者可適量攝取。
蓮藕
秋冬季節,蓮藕剛好當造,它生用可涼血去熱,熟食可潤燥止渴、滋陰潤喉,養心安神。此外,鮮藕富含可食用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消化,緩解便秘癥狀使體內毒素迅速排出。
蘿卜
無論是白蘿卜還是胡蘿卜都是非常好的清熱健胃食材。它性溫,味辛甘甜,富含胡蘿卜素,對止咳化痰、氣虛補氣、消積滯起到很良好的作用。熟食的吸收效果更好。
芋頭
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
所含的礦物質中,氟的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同時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故中醫認為芋艿可補中益氣。
秋冬季去火食療法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涼性蔬菜一般有冬瓜、絲瓜、油菜、菠菜、白菜、金針菇、蘑菇、蓮藕、茭白、筍、菜心等;而紅薯、土豆、香菇等是甘平性的蔬菜。
吃羊肉時好搭配豆腐,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而羊肉和蘿卜做成一道菜,則能充分發揮蘿卜性涼,可消積滯、化痰熱的作用。
專家建議,要避免"上火",首先要保持科學的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避免熬夜,定時定量進餐,不為趕時間放棄一頓,也不為一席佳肴而暴飲暴食。
其次,多吃"清火"食物,新鮮綠葉蔬菜、黃瓜、橙子、綠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蘿卜對補充人體的維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可以口服各類清涼沖劑,如夏桑菊沖劑、金菊沖劑等對"清火"也很有效。還有,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受到刺激而"上火"。
在"上火"期間,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煙和熬夜,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經常漱口,多喝水,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火"藥物。如果"上火"癥狀比較明顯,一周以上還沒有好轉,需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