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痣在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的東西,但是有的痣是會癌變的,想知道自己的痣是不是健康的嗎,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北京大學皮膚病與性病防治中心主任朱學駿,講痣變。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近年來,我國黑色素瘤的患者顯著增多,且大約有60%的病例是由黑痣惡變而來,大多數發生在足跟、手掌、指(趾)甲下。其臨床特征是黑痣增生形成腫物或潰爛形成潰瘍,痛癢等癥狀不明顯,往往容易被忽視。
不規則性痣更易惡變
一般來說,不典型痣發展成惡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很大。尤艷主任指出,不典型痣主要有以下五個特征:
首先是不對稱:普通痣常呈圓形或卵圓形,將其一分為二,兩半對稱,而惡性黑素瘤常為不規則形;
二是邊緣不規則:普通痣邊緣規則光滑完整,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楚,而惡性黑色素瘤的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樣改變;
三是顏色不均勻,多種色澤同時存在:普通痣常為棕黃色、棕色或黑色,惡性黑素瘤常在棕黃色或棕褐色的基礎上,夾有粉紅色、白色和藍黑色等多種色彩,色調不均;
四是直徑較大:普通痣一般都小于6毫米,惡性黑素瘤常常超過6毫米;
五是發生多種變化:包含任何可能的變化,如外形、大小、表面增大,以及流血、結痂、發癢等。
先天性痣危險性更高
“痣有先天帶來的,也有后天長的。”尤艷主任指出,后天性痣一般在1歲左右到20多歲都可以長,很少發生癌變。而先天痣相對容易癌變,據統計,惡性黑色素瘤13%源于先天性小痣,如果是很大的痣發生惡變的幾率就更高了。先天痣尤其是結構不良的痣比較容易癌變,因為惡性黑素瘤可由表皮基底層內的黑素細胞發生而來,或者由原本存在的黑痣基礎上惡變而來。
那哪個年齡段長的黑斑、黑痣容易惡變呢?尤艷主任介紹說,惡性黑素瘤可起源于兩種細胞:一種是黑素細胞,另一種是痣細胞,起源于黑素細胞的多發生于老年,惡性程度低,生長緩慢,預后較好;起源于痣細胞者多見于年輕人,惡性程度較高,生長迅速,發生轉移較早,預后較差。所以惡性黑素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但30歲-69歲為高峰期。
黑色素瘤
不全與痣有關還需要特別提示的是,惡性黑色素瘤一部分為黑痣受刺激惡變而來;另一部分與黑痣無關,而與外傷關系密切。如肢端外傷后,有可能在1-2年內出現惡性黑素瘤,也可以推遲到幾十年后才發病。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朱學駿
男,1942年2 月生,上海市人?,F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北京大學皮膚病與性病防治中心主任?,F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科學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常務理事、亞洲皮膚科協會理事、司庫、國際美容皮膚科協會(IACD)副主席、美國皮膚科協會國際名譽委員。擔任《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6本國際和10余本國內核心期刊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