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就是人們所說的5毒,但是中醫有一種說法叫以毒攻毒,比如這五毒中蝎子就是很好的中醫藥材。蝎子都有哪些藥用價值?一起看看專家怎么講解蝎子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董宜華,主題是揭密五毒之蝎子,主要蝎子的藥用價值、蝎子有哪些藥用價值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云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本期嘉賓介紹
董宜華
中醫主任醫師 腎病專家(中國四大名醫汪逢春再傳弟子)
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行醫四十余年,十三代家傳世醫,師承全國名醫任應秋、劉渡舟、王綿之、董建華、方藥中、耿鑒庭教授及中國四大名醫汪逢春弟子三代御醫之后趙紹琴教授、施今墨弟子祝諶予教授,盡得師傳。著有《四庫全書一家類消渴癥治全錄注疏》二百余萬字,《名醫經方驗案》等八部專著,論文數十篇,參加美國九五化學年會獲衛生部科技三等獎,2009年度和諧中國十大領軍人物。
擅治內、婦、兒、皮科,擅治各科疑難雜癥,心、肝、脾、肺、腎、糖尿病、高血壓、腦病綜合癥,精神抑郁、疼痛、失眠、癲癇、腫瘤、癌癥,小兒發育不良、多動、抽動癥,學習障礙,男女不孕不育等各種疑難雜癥。
專業特長:集眾家之所長,醫術精湛。擅治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糖尿病腎病、腎盂腎炎、多囊腎、腎囊腫、腎積水、急性腎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及心、肝、脾、肺、腎、糖尿病、高血壓、腦病綜合癥、精神抑郁、疼痛、失眠、癲癇、腫瘤、癌癥等各種疑難雜癥。
蝎子是蛛形綱動物,蜘蛛亦同屬蛛形綱。它們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長的身體、螫、彎曲分段且帶有毒刺的尾巴。陸地上早的的蝎子約出現于四億三千萬年前的希留利亞紀(志留紀)。
品種介紹
1.東全蝎
其體形較長,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蟲,產仔多,母性較差,主要產于山東、河北交界一帶。
2.會全蝎體形中等,身較短,深褐色,喜微堿性土壤,除食昆蟲外,還吃一些麩皮、谷子等植物性飼料。產仔較早,母性好,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陽和湖北老河口一帶所產佳。
2.藏蝎
體形大,較兇悍,產于西藏。
3.沁全蝎
是我國的良種蝎之一,經近年來與青州蝎、會全蝎的雜交優化,表現出繁殖快、產仔多、成活率高、壽命長等優點。
壽命8~10年,繁殖6年,能在一5~39℃條件下生活,適宜生長溫度為28~38℃。該品種飼養簡單,只要精心飼養和科學管理,可年產仔3次,每次產30~60只(也有更多或更少),當年即可出售。
4.東亞鉗蝎
屬鉗蝎科。成年蝎體長約60MM左右,具中眼1對,側眼3對,櫛狀器有16~25枚。廣泛分布于我國北部各省(吉林省目前尚未發現),此外,在江蘇、福建、臺灣等省也有分布。
5.遼克爾蝎
成年蝎體長40MM左右,有側眼3對,櫛狀器有齒5~8枚(通常以有齒6枚者較多見)。分布于我國中部各省和臺灣省。
6.山蝎
此蝎的主要特征是,蝎體呈赤褐色,后腹部尾節上無明顯縱溝。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中部各省。
7.斑蝎
此蝎以體細為主要特征,尤其是后腹部尾節特別細長。成年雄蝎體長約45MM左右,雌蝎體長可達70MM左右,主要分布在我國臺灣省。
8.巴西的寒茹那特蝎。
蝎子的藥用價值
蝎子可以入藥,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但做為一種美食,登上大雅之堂,卻還是近些年來的事情。
蝎子有毒,令人望之生畏,往往與蛇并列,所謂“蛇蝎心腸”是比喻狠毒之人。陳陶的《小笛弄》詩就說:“蛇蝎秋聞骨髓寒”。還有的說法是“避惡如畏蛇蝎”。
蛇與蝎固為令人畏惡的毒物,而兩廣人卻酷愛嗜蛇,而且越是毒蛇,其味越美,正像河豚有毒,卻偏有“拼命吃河豚”的說法。
其實,凡有毒之物而能成為美食者,皆用不著冒拼命之險而去吃的,都有其消毒科學方法的。
南方吃蛇,既然有法,北方食蝎,豈可無術?這樣由吃蛇說到食蝎,看來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蝎子本為節肢動物,胎生,屬于鉗蝎科,頭胸部長著象螃蟹似的兩只鉗子般的螯肢,揮動起來,也頗威武。
它的腹部分為前后兩部分,前腹七節,后腹五節,尾部具有能向前彎曲的毒刺,內藏有毒腺,常棲息于干燥地帶的碎石、樹皮、或土穴之中。山東、河北、安徽、河南等地多產此物,而山東濰坊市的臨朐山區尤為產蝎子之鄉。
捕捉蝎子的季節以谷雨前后好。這時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蝎子,體內蛋白質極為豐富,捉蝎的人,一手提鹽水罐,一手持竹制成或鐵制的夾子,撥開山石的縫隙,往往會發現數以百計聚群而居的蝎子,這時它們行動還不甚靈活,所以很容易捕捉。
只要用夾子夾住,扔到鹽水罐里就可以了。在鹽水中浸泡六至八小時,再用鹽水煮死,然后用清水漂洗,經過干燥,即可以入藥,這稱為全蝎。
全蝎的治病功效應用是:息風至痙、活絡止痛、解毒療瘡、降低血壓。如果用全蝎兩只,油炸食,可以治小兒的痄腮(腮腺炎),效果極佳。
既然油炸的蝎子小兒可吃,想來,即使有毒,也甚了了,但有毒之物,毒性大小,其科學依據何在?經筆者查閱資料,山東醫學院出版的《中藥方劑學》一書中說到:“蝎毒之本體為‘毒性蛋白質’對水,、稀鹽酸及鹽類之溶解性,至少得分為二種蛋白質。
蝎子毒性蛋白分解后,成為無害物質之氧,酵素,胃液素、高錳酸鉀及次亞氯鉀等,此外并含有多量之卵磷脂及膽石脂等”。由此可見,經鹽水浸泡、鹽水煮沸,再經清水漂洗等一系列的泡制過程,蝎毒已經分解和清洗了的。
酒席之上,當一盤炸蝎子端上來,頓時氣氛熱烈,一個個呈淺黃色而透著褐黑色蝎子,它們張著鉗螯、翹著尾鉤、栩栩如生,似欲拼搏的姿態,出現在你的眼前時,不禁令人凜然產生怵惕之感。
正當你猶豫之際,而它散發出的香味,卻透鼻開竅,陣陣襲來,不由得 勾起你饞涎欲滴的食欲,這食欲又不斷誘發你產生躍躍舉箸欲試之感:“橫豎它不會吃我,而我要吃它的”。
后,心一橫,下箸夾住一條,放入口中,小心翼翼地試探地咀嚼,只覺得齒舌生香,酥脆滿口,終于啞然失笑,到怪自己適才的膽量也太小了。于是,又舉箸夾來。
魯迅先生曾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想一定是勇士,蜘蛛也會有人吃的,只是覺得味道不好吃,才沒有吃下去。由此看來,第一個吃蝎子的人,也應該是勇士。
勇士為誰,無從稽考,既便在勇士吃過,并證明了蝎子是好吃之后,現在第一次吃炸蝎子的人,倒還是要拿出點勇氣來,抖抖膽子方可動筷子的。濰坊賓館的炸蝎子,是地方上特產品、也是名菜,頗贏得內外賓的交口贊譽。
歸結起來,這一美食有四條優點:香酥脆謂其味道之美;祛風濕、醫痙攣、降低血壓,謂其醫療之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謂其營養價值之高;而后一條,則是遠超出食物本身的價值,卻又由食物引起的繞有風趣的精神作用,這就是食蝎能使人增勇氣、長膽識、強意志。“抖抖膽子吃蝎子”,這話卻是有幾分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