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保護好髖關節,讓你遠離關節疼痛的痛苦,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來保護好自己的髖關節呢,敬請收看本期的養生視頻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程凱,醫學博士董福慧,講髖關節。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髖關節結核概論
在骨關節結核中發病率僅次于脊椎結核。近,歐美已少見,但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發展地區仍比 較多見。好發于小兒,因治療困難,多半遺留下肢不等長,及明顯的下肢短縮。隨著抗結核藥的應用及 新療法的進步,預后尚可。
病 理
多半為骨型,初發部位多半在股骨頸部,其次是髖臼及股骨頭。關節軟骨破壞,滑膜肥厚,肉芽膿 腫形成。并且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頭、頸消失及關節脫位。
癥狀
潛在性發病,癥狀的推移緩慢:
1)髖關節痛,有時膝關節痛,
(2)跛行,
(3)功能受限,
(4)關節屈曲拘縮外展,內收,呈各種畸形,
(5)腫脹,
X線所見
伴隨著病情的進展:
(1)骨小梁陰影不鮮明骨萎縮;
(2)關節間隙狹小,邊緣不整;
(3)骨破壞;
(4)死骨形成;
(5)病理脫位;
(6)陳舊性病例,殘存骨的輪廓增白,硬化;
(7)骨性強直。
診斷
結核性疾病的有無,家族內感染史,血沉增高,結核菌素試驗(+);CRP陽性,也作為參考。膿 腫穿刺,從膿腫內培養出結核菌,可作后肯定診斷。骨掃描,瘺孔造影也可參考。
鑒別診斷
1.單純性髖關節炎。
2.化膿性髖關節炎。
3.類風濕關節炎。
4.股骨頭無菌壞死。
5.變形性髖關節病。
6.腫瘤。
對強直性脊柱炎的影響
髖關節病變常為隱匿起病,早期癥狀不典型,可為單側或雙側髖關節間斷疼痛,不引起人們的關注,但腱端炎和滑膜炎正在不斷的發展。當出現明顯的髖關節疼痛甚至活動受限時,髖關節軟骨已有破壞、關節間隙已狹窄。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變包括肌腱骨附著點炎(腱端炎)和滑膜炎。在強直性脊柱炎的中軸關節,導致關節損害和強直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腱端炎。雖然強直性脊柱炎也常常累及外周滑膜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等),但卻很少出現類風濕關節炎樣的骨侵蝕,這一現象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科學解釋。有學者認為,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中,破骨細胞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破骨大于成骨,故出現明顯的骨吸收;在強直性脊柱炎,則成骨大于破骨,所以更易形成骨贅。
髖關節病變與真正的外周關節還不完全一樣,有些學者認為髖關節既不屬于中軸關節,也不是外周關節,而被稱為根關節。根關節還包括胸鎖關節、肩鎖、肩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董福慧
醫學博士,自1977年至今一直從事骨傷科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 主要專病: 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骨壞死性疾病脊柱側彎,骨關節炎等進行性疾病,主要醫療特點: 中西兩法,內外兼治,主要科研成果: 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
程凱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中國針灸學會腧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程凱教授系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醫針灸泰斗程莘農教授的嫡孫,"程氏針灸"第三代傳人。擅長治療頭痛、失眠、顏面痤瘡、月經不調、肥胖等各種針灸適應癥,尤以中醫針灸養生見長。曾多次受邀在新華社、外交部、保監會等單位做"中國式養生"大型系列講座。出版學術專著和科普著作2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