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很嚴重的潰瘍,但是有人真正的了解它么,它有哪些癥狀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梁學亞,講消化性潰瘍。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在胃潰瘍癥狀中,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各種消化不良的癥狀,但是有的也無任何癥狀,直至出現并發癥。而胃潰瘍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
綜合臨床診斷,胃潰瘍癥狀總共有這幾點:
第一,非典型癥:噯氣、上腹脹、上腹疼痛等。
第二,泛酸和胸骨后燒灼感:反酸及胸骨后燒灼感是由于賁門松弛。
第三,惡心、嘔吐:這兩點多是提示潰瘍處于活動期。頻繁嘔吐宿食,提示幽門梗阻。
第四,全身癥狀:有部分患者有失眠、多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
而就以上幾點癥狀來講,多見的則是上腹疼痛。胃潰瘍的疼痛也有其特點:
其一、慢性:除少數較早就醫的患者外,多數患者病程已長達幾年、十幾年或更長時間。
其二、周期性:大多數患者病情反復發作,發作期可達數周甚至數月,緩解期可長至數月或幾年。發作頻率及發作與緩解期維持時間,因患者的個體差異及潰瘍的發展情況和治療效果及鞏固療效的措施而異。
其三、節律性:潰瘍疼痛機制主要與過多的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有關,故不同部位的潰瘍病疼痛具有不同的規律性。
胃潰瘍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時出現,持續1~2小時,逐漸消失,再次進餐后疼痛重復出現,如此反復循環。
當胃潰瘍位于幽門管處或者與十二指腸潰瘍同時并存時,疼痛節律可與十二指腸潰瘍相同。
但是,有些特殊類型的潰瘍病的疼痛節律性不是很明顯,如老年人的潰瘍及十二指腸球后潰瘍等。
另外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當疼痛的節律性突然發生變化時,應考慮病情有所發展,或可能出現其他的并發癥。
第四、部位:胃潰瘍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圍一般較局限,局部有壓痛,但是疼痛的部位并不一定就是潰瘍所在的部位。當潰瘍深達漿膜層或為穿透性潰瘍時,疼痛可擴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等身體其他部位。
第五、程度: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一,所以臨床上對胃潰瘍疼痛的程度沒有客觀標準,疼痛性質也根據患者的感覺因人而定,常見的為饑餓樣不適感、鈍痛、噯氣、壓迫感、灼痛或劇痛和刺痛等。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湖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梁學亞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1999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內鏡中心進修學習,能熟練地掌握大腸鏡的操作及診斷治療技術。2000年7月,參加由共青團中央、衛生部、北京市衛生局組建的“扶貧接力計劃西部服務隊---庫爾勒分隊”,奔赴新疆庫爾勒市人民醫院,支援西部醫療扶貧計劃工作,獲新疆各族人民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