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肝膽也是人體中的重要器官,但你們知道肝膽的疾病有哪些么?應該如何治療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們的講解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委員陳明,講解肝膽。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不好的癥狀有哪些
1,全身倦怠感日趨嚴重。
2,食欲不振,有惡心感覺。
3,持續性微熱,或發惡寒。
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5,酒量突然減少。
6,臉色晦暗失去光澤。
7,皮膚呈黃疸色、或覺搔癢。
8,尿液變為啤酒色。
9,肝掌、蜘蛛痣。
10,頭昏耳鳴。
11,全身發黃,特別是鞏膜發黃。
肝臟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為嚴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發作快,死亡也快。肝病可怕之處,正是在于病人并沒有特別顯著的癥狀。 患病者可能會腹脹、胸口悶、食欲降低、傷風感冒、發燒、作嘔等,但平常人都不會把這些現象當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藥房里買藥吃,導致病情惡化,后甚至喪命。或者,許多人都會就表面的診斷或推測自己是否得了肝病。專家卻解釋,一般疲憊、腹脹、肚痛、黃疸、食欲不振等癥狀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運動健將,也不代表安好無恙。正因為大部分的肝病是沒有癥狀的,這也就是醫生稱肝病為“大的隱形殺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明
男性,1962 年9 月生于河南,醫學博士,教授,中醫臨床基礎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特約名牌專家,主講養生之道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收到強烈歡迎。
研究方向:《傷寒論》六經辨證規律的研究。研究重點分三個方面:經方治療常見病、疑難病的研究;《傷寒論》六經病證內涵的研究; 張仲景辨證論治體系的理論基礎及指導思想的研究。
膽囊炎
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于闌尾炎,本病多見于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發病較男性為多,尤多見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婦女。
膽結石
膽結石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癥,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后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