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現在很多人在打高爾夫的時候因為身體的一些本能反應不能很好的控制球,其實一些訓練方法是可是幫你消除這些本能反應的。哪些訓練可以消除本能反應?
本能反應 No.1:幫助小球起飛
通常來講,要將一顆球扔向空中,我們的雙臂與球是朝同一個方向移動的。但是在高爾夫運動中,要想讓小球飛向空中,我們則是要向下揮動球桿,利用桿面角度將小球彈向空中。
練習No.1
做高爾夫正常的轉體動作,同時將手中的高爾夫球扔向身體前方1米處,感覺你在向水中投擲石子以打出“水漂”。這個練習能讓你找到右臂、身體下半身及重心轉移的正確感覺。
本能反應 No.2:雙臂及身體隨揮桿動作上、下起伏
在揮桿中,有的人感覺雙臂與身體是隨著上桿、下桿動作而上、下移動的,這其實是一種錯覺。身體需先轉向右側,再移至左側。
轉體過程中,相對于地面而言,身體上半身會自然產生向前的傾斜角度,從而使球桿產生上、下揮動的軌跡,而并不是將雙臂及身體向上移動。
練習No.2
A:將雙臂在胸前交叉并放在肩膀上,雙膝微曲,身體前傾。以右腿為中心轉動雙肩,然后再轉向身體左側,轉體過程中要保持身體高度不變。
B:做好高爾夫站姿,上翻手腕并將右臂肘部靠近身體,使球桿與地面及雙腳連線均呈平行狀態。現在,將雙肩向右側轉90度,然后再將桿頭向下移至擊球點位置。練習過程中,將注意力集中在保持身體高度不變這一點上。
本能反應 No.3:握桿過緊
握桿時過分用力會使球手對力量的控制產生錯覺。
練習No.3
將球桿盡可能地握緊,此時的握力達到10級。然后再用小的力量握桿,只要不使球桿滑落就可以,這時的握力是1級。
正確的握桿力量是介于這兩種力量之間,處于3級或4級。想象你的雙手握著的不是球桿,而是一支沒有蓋帽的牙膏,握住牙膏的軟管又不使牙膏被擠出,這就是理想的握桿握力。
本能反應 No.4:保持頭部不動
有些球手認為,如果在擊球過程中能夠保持頭部不動,就能大大提高擊球質量。但之后卻發現,即使這樣做也不能保證揮出強有力的一擊。
練習No.4
用球桿抵著肩膀,先轉向右側,之后轉至左側。注意在轉體過程中,頭部會隨著肩膀的轉動而自然移動,而在揮桿中也同樣是如此。
雙手握好球桿,將它想象成是你的脊柱。將桿身轉向右側再轉向左側,注意觀察在此過程中,桿身位置一直不變,而是桿頭先轉向右側,之后轉向左側。這就像揮桿中你的脊柱一直處于中心位置一樣,只是頭部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