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五勞的方法
一、適可而止
有學者主張變五勞所傷為五勞所養,即“適視養血,適臥養氣,適坐養肉,適行養筋,適立養骨”,就是說,無論身或心,都要使其有所勞,但必須適當,不能過度,適勞有益健康,過勞則損傷身心。
二、勞逸結合
古語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張是緊張,弛是松弛,二者適當配合,便不易產生疲勞。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不欲其勞,不欲其逸。說得也是這個道理。
三、重視睡眠
古人說:“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充足的睡眠既可以預防疲勞,也能夠消除疲勞,從而對養生有利。
與外動相比,我們更要強調的是內靜。中醫養生歷來強調心態的淡泊平靜,《黃帝內經》就明確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也就是說,精神內守,心安理得,悠閑自在,對于疾病的預防都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當然就有利于長壽。相反,如果情緒不好,對健康就起不到好的作用,還容易誘發各種疾病。生活中、小說里面常寫的急火攻心、憂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過望等都是情緒不佳帶來的惡果。
結語:由此看來,做什么是都要掌握一個度,適可而止是要學會的一種技巧,這不僅可以減輕我們的生活負擔,還能讓我們有一個愉快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