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說到牛肉我們都知道牛的身上都是寶,牛肉的蛋白質含量高而且脂肪少,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那么牛肉對人體到底有哪些功效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講解;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軍祥,給我們講牛肉。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功用主治
補脾胃,益氣盤,強筋骨。治虛損羸瘦,消渴,脾弱不運,痞積,水腫,腰膝酸軟。
①《別錄》:"主消渴,止泄,安中益氣,養脾胃。"
②《千金·食治》:"止唾涎出。"
③《本草拾遺》:"消水腫,除濕氣,補虛,令人強筋骨、壯健。"
④《滇南本草》:"水牛肉,能安胎補血。"
⑤《韓氏醫通》:"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煮食、煎汁或入丸劑。
選方
①補諸虛百損:黃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數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為度,用無灰好酒同入壇內,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晝夜,取出如黃沙為佳,焦黑無用,焙干為末,聽用);山藥(鹽炒過),蓮肉(去心,鹽炒過,并去鹽)、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兩,為末。每牛肉半斤,入藥末一斤,以紅棗蒸熟去皮,和搗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乾坤生意》返本丸)
②治脾胃久冷,不思飲食:牛肉五斤,胡椒五錢。蓽茇五錢,陳皮二錢,蘋果二錢,縮砂二錢,良姜二錢。上件為細末,生姜汁五合,蔥汁一合,鹽四兩,同肉拌勻,腌二日,取出,焙干作脯,任意食之。(《飲膳正要》牛肉脯)
③治腹中癖積:黃牛肉一斤,恒山三錢。同煮熟,食肉飲汁,癖必自消。(《衛生雜興》)
有黃牛肉、水牛肉之分,以黃牛肉為佳。
其性味甘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族、煙酸、鈣、磷、鐵、膽甾醇等成分。具有強筋壯骨、補虛養血、化痰熄風的作用。
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凡體弱乏力、中氣下陷、面色萎黃、筋骨酸軟、氣虛自汗者,都可以將牛肉燉食。
若手術后的病人,可用牛肉加紅棗燉食。
牛筋的性味甘平,有補肝強腎、益氣力、續絕傷的作用。血虛、骨折病人可食之。
牛肝性味甘平,能補血養肝明目,凡疳夜盲、產后血虛、面色萎黃者可多食。
牛血性味甘涼,能養血理血,滋陰潤膚。
牛脂能治諸瘡疥癬。
《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軍祥
男,1964年12月出生。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合學報編委,中華中醫藥雜志編委,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
食療作用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
老年人將牛肉與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紅棗燉服,則有助肌肉生長和促傷口愈合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