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茯苓有著養胃的功效,還可以治小變不利等等,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它的一些宜忌,下面我們就來觀看本期的養生節目了解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軍祥,給我們講茯苓養胃。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茯苓的化學成分:
菌核含β-茯苓聚糖約占干重93%和三萜類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羥基羊毛甾三烯酸。
茯苓的炮制:
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悶透后,切片,曬干。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李軍祥
男,1964年12月出生。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者委員會委員,中西醫結合學報編委,中華中醫藥雜志編委,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北京市青年崗位能手。
茯苓的功效:
茯苓的主要功效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噦,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另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以下是中醫古籍對茯苓藥用功效的記錄。
1、《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茯苓利尿機轉不明,而且復方較單味藥作用明顯。
2、《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3、《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4、《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5、《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
6、《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7、《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8、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茯苓的宜忌: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