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魚和雞蛋都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人們雖然經常吃但是知道這兩樣東西怎么吃健康的人很少。如何健康吃魚和蛋?讓專家幫你解開這個答案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戴光強,主題是健康食用魚和蛋,主要講如何吃魚健康、健康吃魚和蛋方法的內容。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貴州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戴光強
戴光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保健專家,健康教育專家,衛生事業管理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屆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科普作家協會副會長,安徽省科技經紀人協會副會長。安徽省九屆政協常委、省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安徽省衛生廳原廳長。
戴光強經歷
戴光強自20世紀60年代從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后,多年從事醫學臨床、教學、科研和健康保健工作,曾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戴光強每年堅持做健康保健講座幾十場,被評為“新安百姓講堂”佳主講人,是深受百姓喜愛的“保健大使”。
戴光強教授著有專著多部,并發表數百篇保健科普文章,其中《中年保健全新指南》一書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人到中年當大修》獲省科普作品一等獎。
20世紀90年代初,戴光強提出了醫學應從技術服務擴大到知識服務。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怎么吃魚健康
到有保證的地方買魚
正規渠道進口的海魚更值得信賴。因為歐盟法規明確規定,絕對限制金屬、汞、PCB等毒素的含量,只有符合他們規定的海魚才能夠上市銷售,包括出口。
去有質量口碑的大型超市或菜市場購買魚類。從一定程度上,保證安全性。要從感官上多加辨別,挑選鮮活的魚,千萬不能吃死的、看著不新鮮的、變了質的魚。
有些部位吃不得
另外,就像吃水果不得已削皮一樣,我們自己也可以主動減輕污染的影響:魚先去皮再烹飪。同時,不吃或者少吃魚的肝臟。許多人吃魚的時候喜歡吃魚肚子,覺得刺少又肥嫩。其實魚的肚皮往往是污染物濃度高的地方,毒素容易沉積其中。
選擇相對安全的魚
無鱗魚(比如鱔魚、海鰻)更容易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因為魚鱗的作用就像是一道水壩,能夠攔截住水中的金屬。
吃魚要選擇小型魚。首先,小型魚處于食物鏈底層,積累的毒素更少,更加安全。其次,小型魚的數量較多,對生態的沖擊較小。即使同一品種的魚,個頭小的也更加安全。
近海野生魚種,是優良的歐米伽3脂肪酸來源,產量大,魚齡短,是海洋中的次級消費者,體內不會累積有害物質。
素食的魚也比葷食魚更加安全。金槍魚等肉食性魚類處于食物鏈頂端,體內污染物含量高,老人或兒童應盡量少吃,以降低毒素攝入風險。
回流寒帶魚,體內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次級消費者,撈捕對生態無害。含嘌呤量適中,痛風患者注意食用量即可。
近海捕撈的白帶魚,體色銀亮易辨認,盛產期為6—11月。市場上也有遠洋撈捕的白帶魚,體色灰黑,比較便宜,但因長途冰鎮,肉質粗糙,內臟血水未除,也影響魚肉風味。特別應注意的是,魚皮銀粉含較多嘌呤,有尿酸血癥患者不可多吃,或請魚販先將魚皮刷洗掉。
購買活魚回家后可以用清水養上一兩天;如果是已經殺死時魚也要盡量用清水浸泡1個小時左右,也可以使用洗滌液來去除毒素。魚千萬不要長時間存放,吃的時候魚鰓部分一定要洗凈、去掉。做法上,盡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怎樣判斷魚新鮮與否?老祖宗留下的法寶:望、聞、問、切。
望:如果是淡水魚,那一目了然,魚缸里游得歡的就是你的選擇。如果是海魚或從異地運輸來的淡水魚,絕對要以貌取“魚”了:魚越新鮮,周身越發亮,那是健康的自然光澤,如同女人的皮膚。
觀察魚身是否完整,鱗片是否齊全,是否有腐跡。另外,注意觀看魚的眼睛,越是新鮮的魚,眼睛越是黑白分明不凹陷。
聞:新鮮魚帶有自然腥氣,若沒有,說明那魚存放很久了。海魚更是帶有明顯不同于內陸魚的海洋氣息。
六種危害健康的吃雞蛋方法
一、吃未熟雞蛋易引起腹瀉
雞蛋蛋白含有抗生物素蛋白,會影響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使身體出現食欲不振、全身無力、肌肉疼痛、皮膚發炎、脫眉等癥狀。雞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影響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未熟的雞蛋中這兩種物質沒有被分解,因此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雞蛋在形成過程中會帶菌,未熟的雞蛋不能將細菌殺死,容易引起腹瀉。因此雞蛋要經高溫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雞蛋。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致密,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體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質才變得松軟,人體胃腸道才可消化吸收。生雞蛋有特殊的腥味,會引起中樞神經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腸液等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二、吃煮老的雞蛋不易吸收
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表面
會形成灰綠色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會變硬變韌,影響食欲,也不易吸收。
三、雞蛋與豆漿同食降低營養價值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
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四、雞蛋與糖同煮導致血液凝固
雞蛋與糖同煮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了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而且這種物質有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后會造成危害。如需在煮雞蛋中加糖,應該等稍涼后放入攪拌,味道不減。
五、炒雞蛋不需放味精破壞鮮味
雞蛋中含有氯化鈉和大量的谷氨酸,這兩種成分加熱后生成谷氨酸鈉,有純正的鮮味。味精的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鈉,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本身合成谷氨酸鈉,破壞雞蛋的鮮味。
六、煮熟的雞蛋用冷水浸后存放易變質
一些人常將煮熟的雞蛋浸在冷水里,利用蛋殼和蛋白的熱膨脹系數不同,使蛋殼容易剝落,但這種做法不衛生。
因為新鮮雞蛋外表有一層保護膜,使蛋內水分不易揮發,并防止微生物侵入,雞蛋煮熟后殼上膜被破壞,蛋內氣腔的一些氣體逸出,此時雞蛋置于冷水內會使氣腔內溫度驟降并呈負壓,冷水和微生物可通過蛋殼和殼內雙層膜上的氣孔進入蛋內,貯藏時容易腐敗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