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肺好人才更精神,若常常出現肺熱等現象則讓你困擾不已。那么如何清肺呢?潤肺的食物有哪些?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醫教你潤肺養肺招
中醫認為,“肺為嬌臟”、“肺主皮毛”,風寒濕邪容易侵犯肺臟,出現咳嗽、氣喘等癥狀,患者可以結合自己的體質選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調養預防。
食療調養
容易感冒者
可選用黃芪姜棗茶。取黃芪30克,生姜6克,大棗10克,蘇葉12克,煎湯代茶飲。具有益氣、散寒、祛風的功效。
容易咳嗽者
可選用桑葉沙參茶。取南沙參15克,桑葉12克,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6克,桔梗、生甘草各5克,煎湯或泡茶飲用。具有祛風、利咽、宣肺、止咳的功效。
容易氣喘者
可選用黨參山藥胡桃肉粥。取黨參、山藥、胡桃肉各30克,生姜10克,與粳米適量一起煮粥食用。具有益氣、補腎、平喘的作用。
簡易呼吸操
1.患者雙手叉腰,做深呼吸,盡量延長呼氣階段,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1~2倍,即吸氣與呼氣時間的比例是1:2或1:3,其要點是用鼻吸氣,用嘴呼氣,盡量深呼吸。注:呼氣時,口唇好縮起呈吹口哨的樣子,把氣慢慢從齒縫或唇間呼出。
2.把一條細線懸掛在正前方約20厘米遠處,患者深呼氣把線吹動,使線離開原來的位置。
3.通過吸管(如飲料管)向杯中水下吹氣,使之水泡不斷,吹氣時間先從短起,漸漸延長時間,越長越佳。
以上呼吸操每天宜做2~3次,每次15~20分鐘。必須長期堅持鍛煉,可增強心肺功能,對保養肺氣有好處。
調暢情志
“怒、喜、思、悲、恐”五種情志與“肝、心、脾、肺、腎”五臟相對應,心情悲傷易傷肺。因此,保持內心寧靜,情緒樂觀,拋開一切煩惱,保持豁達開朗的胸懷,避免悲傷情緒,是保養肺臟的好方法。
潤肺食物要對癥選吃。山藥、白蘿卜、百合、綠豆、荸薺等都是不錯的潤肺食物,但食用時要了解清楚食物的藥效。山藥適宜于大便稀溏者;白蘿卜適宜于痰多、咳嗽者;百合能潤肺止咳,以熬粥、煮水飲較佳;綠豆適宜于內火旺盛的人群;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于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服用時,要根據個人情況“對癥選吃”,并切忌同食辣、咸食物。
本期嘉賓介紹
孔令謙
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中醫孔少華之子,孔醫堂董事長,孔伯華中醫世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醫學者。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余年,并根據中醫學理論及孔門醫學特點對養生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三線、四則、五法養生防治體系模式。是國內外眾多養生健康雜志專欄作家,《著有《孔伯華及傳人醫案》、《孔伯華中醫世家醫學傳習錄》、《孔少華臨床經驗集》、《孔少華臨證經驗纂要》等著作,并組織重刊了《傳染病八種證治析疑》等大型叢書主編。并受邀在全國舉辦過多次養生保健講座,廣受好評。
孔令謙談會吃才健康
吃,是一門大學問。常見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飲食不當是有關系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吃好,還要吃對,會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來健康。《孔令謙談:會吃才健康(簽名本)》講的是中醫飲食養生,包括中醫飲食養生觀念、人群養生、四季養生、現代人典型體質養生等內容。陰陽失衡是百病之源,不管是體內五臟六腑的運化,還是食物、中藥四氣五味的辨證治療,都圍繞著陰陽平衡來進行。基本方法是辨證養生,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因人而異。生搬硬套是飲食養生的大忌。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然后才能知道自己應該吃什么,不應該吃什么,什么東西要多吃,什么東西要少吃;才能知道怎樣吃走疾病,吃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