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和平時不知道保暖,身上的關節是處處疼痛,那么我們改用什么辦法來緩解這種疼痛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們為我們講解正骨手法;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院骨科劉剛、吳冰為大家講解宮廷正骨手法。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①手摸心會。
用手指指腹觸摸骨折局部,并用心體會,手法由輕逐漸加重,由淺及深,從遠到近了解骨折移位情況,是分離還是骨碎等,醫生在頭腦中要建立一個骨折移位的立體形象。雖然通過X射線可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態,但X線片只能給人以平面的指示,而手摸心會有助于了解全貌。因此,手摸心會是臨床運用其他手法對證施治的先導手法。
②拔伸牽引。
整復骨折的起始手法,由一人或是數人持握骨折遠近段,先使肢體在原來畸形的位置下,沿肢體縱軸方向對抗牽引,然后按照正骨步驟改變肢體方向,持續牽引以矯正肢體的短縮畸形,恢復肢體長度,為其他正骨手法的實施創造條件。
③旋轉屈伸。
近側骨折段位置不易改變,遠端段因失去連續可以活動,故應用旋轉、屈伸、外展、內收等方法,整復骨折斷端的旋轉或成角移位。
④提按端擠。
用于整復骨折側方移位的方法,古稱捺正。骨折的側方移位分為前后側移位和內外側移位;前者用提按法糾正,后者用端擠手法矯正。醫者一只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只手握住骨折遠段,或上下提按,或左右端擠。
⑤搖擺觸碰。
用于橫斷、鋸齒型骨折,可使骨折面緊密接觸,增加復位的穩定。用雙手固定骨折部,在助手維持牽引下,輕輕左右或上下方向搖擺骨折遠端至骨擦音消失稱搖擺法。觸碰法可使骨折端緊密嵌插,醫生一只手固定骨折部,另一只手輕輕叩擊骨折遠端。
⑥擠捏分骨。
用于矯正兩骨并列部位骨折移位的手法,醫者用兩手拇指及食、中三指由骨折部的掌背側對面擠捏或夾擠兩骨間隙,使骨間膜緊張,靠攏的骨折斷端便分開,遠近骨折段相對穩定,并列的雙骨折就能像單骨折一樣一起復位。
⑦折頂回旋。
折頂法用于矯正肌肉豐厚部位的骨折,且較大的重疊移位僅靠拔伸牽引法不能矯正者。雙拇指并列抵壓骨折突出的一端,兩手余指環抱骨折下陷的一端,用力擠按突出的一端使骨折處原有成角加大至30~50度,當骨折端的骨皮質接近后,驟然用環抱的四指將遠折端的成角伸直,進行反折,矯正畸形。回旋法用于矯正背向移位的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軟組織嵌入骨折。雙手分別握住遠近折端,按原來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使斷端相對。
⑧推拿按摩。
本法是理筋手法在整復骨折時的具體運用,目的是骨折復位后調理骨折周圍受損的筋絡,但使用理筋手法時要輕柔,僅作為結束時的輔助性手法。
要求
正骨手法的操作要求穩、準、敏捷,用力均勻,動作連貫,力量要穩重適當,切忌猛力、暴力。正骨復位好是一次達到滿意效果,多次反復地正復,往往會加重局部軟組織的損傷,使腫脹更加嚴重,復位更加困難,而且有造成骨折愈合延遲或關節強硬的可能。
本期嘉賓介紹
劉剛: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宮廷正骨傳承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分會委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