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幽門螺桿菌檢測試劑為目前國內使用廣泛的幽門螺桿菌檢測工具,那么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王化虹,主要介紹幽門螺桿菌的相關內容。
下面是該視頻的主要內容介紹:
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引起哪些疾病?深圳腸胃專家介紹說,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慢性胃炎和腸胃潰瘍病。專家表示,慢性胃炎的發病原因一直不非常清楚,故長期無理想的防治方法。1982年,澳大利亞學者馬歇爾觀察到胃黏膜中有一種叫幽門螺桿菌(簡稱HP)的細菌與慢性胃病發病有關。
(1)胃黏膜正常的志愿者,口服HP混懸液可造成胃炎癥狀和病理改變。
(2)患慢性胃炎時HP檢出率非常高,而胃黏膜正常者則不能檢出此菌。
(3)慢性胃炎病人血清中HP抗體明顯增高,胃液中可檢出抗HP免疫球蛋白,這表明HP是有致病性的抗原(病原體)。
(4)針對HP進行治療,會使慢性胃炎病人胃黏膜明顯改善。
(5)60%-80%的胃潰瘍和70%-100%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竇部可檢出HP,血清學檢查證實,這些人血清HP抗體滴度較高。
(6)用傳統抗潰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潰瘍,改用抗HP藥物治療后,大多數潰瘍能愈合。
(7)用HP感染恒河猴,能讓之發生慢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變與人類感染相似,即制備HP胃炎動物模型獲得了成功。以上說明,HP與慢性胃病有相關性是確鑿無疑的。
現在醫學界有以下共識: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與潰瘍病和胃癌關系也極為密切。即是說,HP是引發慢性胃病的元兇和罪魁禍首。
如何預防感染
1.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里吃菜的習俗,使唾液里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吁: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現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后再飲用。
3.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國都有不少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經過研究發現,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都與大人口對口喂食有關系。因此如果有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父母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以免影響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喂食的緣故。
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5.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經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嚴格的消毒。
6.牙具等清潔用品不要放在衛生間內,一定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而衛生也需要經常的通風以及接受陽光的照射,衛生間在陰面的可采用紫外線燈照射,5-10分鐘即可。
7.定期到醫院接受幽門螺桿菌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王化虹
現任中西醫結合學會北京消化分會委員、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學會委員、中國保健科技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腸外內營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委員會腸外內營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吨袊瘍如R雜志》《中國實用內科雜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中國醫藥導刊》等編委,衛生部、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內科學主任醫師,香港大學客座教授。北京大學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在胃腸運動和消化內鏡方面有較深的研究。從1990年開始進行有關胃腸運動方面的研究。1998年以來在炎癥性腸病與吸煙及其有關臨床和發病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自2005年以來,對腸內外營養治療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作用基礎和臨床進行了深入研究。
現培養碩士研究生14名,博士生5名。共發表論文50余篇,參加專著編寫5本。
2011年10月8日到10月11日,王化虹教授做客BTV養生堂現場,講解《別讓腸道沙漠化》系列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