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體里有一個守護神——免疫,每當我們的免疫低下時則很容易受到疾病入侵。因此提高身體免疫力是很重要的,那么健康養生我們應該怎么做?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張奉春,主題是解讀疾病與免疫,張老師將為您詳解病與免疫之間的關系,并教你提高自身免疫的方法。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所謂“免疫”,顧名思義即免除瘟疫。免疫是指機體免疫系統識別自身與異己物質,并通過免疫應答排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免疫防線的構成
人體共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
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可以清除異物。
第二道防線
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多數情況下,這兩道防線可以防止病原體對機體的侵襲。
第三道防線
免疫的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其中,淋巴B細胞“負責”體液免疫;淋巴T細胞“負責”細胞免疫。(細胞免疫后往往也須要體液免疫來善后),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功能,特點是出生后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
后天性的特異性免疫系統,是一個專一性的免疫機制,針對一種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細胞(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只能對同一種抗原發揮免疫功能。而對變異或其他抗原毫無作用。
第1、2道防線,就好比殺毒軟件本體;第3道防線就好比病毒/木馬專殺軟件。
只有3道防線同時、完整、完好發揮免疫作用,我們的身體健康才能更充分的得到保證。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奉春
張奉春,1954年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醫學系(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后在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工作。先后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亞洲太平洋地區抗風濕病聯盟董事會董事和多種國內外雜志主編、副主編、常務編委及編委。
1987年始從事風濕免疫病的診斷、治療和研究。有豐富的診斷和治療風濕病的經驗,尤其是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多發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硬化癥,類風濕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痛和系統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很深的認識。 先后兩次在美國做博士后和訪問學者研究,主要從事自身免疫病基因和抗原抗體的研究。共發表論文150余篇,獲得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衛生部重點課題基金,并參與和組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重點科研基金和北京市重點課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