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心腦血管疾病困惑了許多的老年人。怎么才能身體健康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呢?心腦血管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預防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專家給我們的一些建議;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安貞醫院心內科主任馬長生教授,告訴您他的餐桌上有什么?他又是怎么運動的?現身說法講解他在生活中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點點滴滴。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心腦血管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脈瘀阻造成的,為什么會血脈瘀阻呢?原因就是:我們的正氣不足。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我們體內的血管就好比是很多管道,管道里流動的是一種液體,當流動正常的時候,管道的任何地方都會通暢的,不會出現問題,但是,會有兩個因素導致管道在某個地方堵塞,一個是液體的黏稠度太高了,幾乎流不動了,那么就會在某個細微的管道里停住,堵塞在那里。
另外一個因素呢?就是推動液體流動的動力,如果動力足夠的話,那么液體再黏稠,也不會停留在哪里的,會被推動開,而如果推動的動力不足了,無力推動了,那么它才會停留下來導致阻塞,而這個動力,就是我們人體的正氣。
這就是為什么老年體特別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正氣開始衰減,我們前面提到的兩個因素他們都占了,所以才會出現此類問題。
其實人體衰老的過程,就是正氣不斷減弱,瘀血不斷增加的過程,如果能夠把這兩個因素給阻斷,那么衰老的進程就會放緩。
如何阻斷這兩個因素呢?
首先,我們要通絡去瘀,建議老年人可以在當地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來服用,比如,用丹參每天五克泡水當茶喝,也可以放入三克的桃仁和三克紅花,這都是活血化瘀常用的藥物,長期服用,可以軟化血管,去除瘀滯。但是在服用前要咨詢一下醫生,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要服用。
同時還要補足正氣,就是可以用一些西洋參、生黃芪等藥物來補氣,其中西洋參是補氣的,但是對于陰虛的人很適合,補而不燥,可以每天用三片含在嘴里,生黃芪是補氣的一味主藥,藥性平和,對于陽氣虛的人很適合。
這兩個方法使用后,就把產生瘀血的原因給阻斷了,這也就可以使人減緩了衰老,降低了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但是有了解中醫的人該問了,您這個思路我們看著怎么眼熟啊?
是啊,這個思路就是的補陽還五湯的思路。這個補陽還五湯是清朝的一個醫家王清任創立的,治療的就是中風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的,之所以起了這么怪的一個名字,就是因為王清任有個觀點,他說這人到了歲數,正氣就自然的衰減,如果衰減剩下了一半,也就是十分正氣,剩下五分了,那就壞了,就會中風的,如果我們把這五分的正氣還給他了,那么他就會恢復健康的。
這個補陽還五湯的方子我們可以拿來,把藥量給改進一下,成為:生黃芪十二克,當歸三克,赤芍三克,地龍三克,川芎三克,紅花三克,桃仁三克。
各位可以看到了,方子里補氣的是生黃芪,然后當歸是養血的,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都是活血化瘀的,這個方子的思路正好和我們的一樣。
那么,怎么使用呢?原來的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所以生黃芪王清任用到了四兩,現在我們只是用來保養,所以不用那么多,也不用煎煮,我們就是把前面的方子買來,放在開水里泡,然后當茶喝,可以每天喝一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舌質的顏色非常的紅,這說明有熱,那么可以在方子里加入生地九克,用來滋陰清熱;如果舌質顏色正常,就不用加入任何的藥物了。
這個方子當作茶水喝一段時間以后,您就會發現自己的狀態開始變得年輕了,我曾經見過一位老干部,八十多歲了,她的兒子說她一直在服用一個家傳秘方,現在老太太上樓都不用人扶,身體非常的好,后來把方子拿來一看,就是這個方子,她是把它作為茶水經常服用的。
關鍵的是,這個方子可以防止瘀血的產生,對我們心腦血管的保護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各位可以想想,如果心腦血管不出現問題,那么我們每天干工作就有勁頭了。父母在家里,遠方的孩子也放心了,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馬長生
馬長生,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現兼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醫師協會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干事,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兼心律分會侯任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