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都說喝酒傷肝、熬夜傷肝,但你看看現代人哪個不出去應酬的、不加班工作的!長期不健康的生活自然會損害生命,那么如何預防肝癌,肝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何裕民,主題是講如何預防肝癌,何老師與您一起聊聊肝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日常如何防肝癌。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何裕民
何裕民,浙江義烏人,腫瘤治療專家。曾獲全國杰出青年中醫、上海市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青年教師等殊榮,在國際心身醫學、腫瘤臨床及中醫基礎理論等領域享有崇高學術聲譽。
中華醫學會理事兼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醫學哲學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心理學》主編、《醫學與哲學》雜志副主編,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重點支撐項目亞健康課題組第一負責人,國家級規劃大學教材《現代中醫腫瘤學》主編,世界杰出華人成就獎獲得者。
何裕民教授潛心腫瘤研究與臨床治療三十多年,積累了萬余例病例,在臨床實踐方面,對晚期腫瘤患者及老年患者尤其對胰腺癌、腦瘤、惡性肉瘤等難治性腫瘤的治療療效顯著,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受到了國家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國內外腫瘤學術界、國內外媒體,如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鳳凰衛視、美國僑報、歐洲時報等多方面的高度重視,引領著現代中醫走向世界,造福眾多腫瘤患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肝癌是指發生于肝臟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兩種,人們日常說的肝癌指的多是原發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新統計,全世界每年新發肝癌患者約六十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五位。原發性肝癌按細胞分型可分為肝細胞型肝癌、膽管細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腫瘤的形態可分為結節型、巨塊型和彌漫型。原發性肝癌在我國屬于高發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中國是乙肝大國,我國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丙肝病人也在逐漸增加,乙肝后也會發展為肝癌。目前我國發病人數約占全球的半數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殺手,其危險性不容小視。
肝癌的原因
1、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學統計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區也是肝癌的高發地區,患過乙肝的人比沒有患過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機會要高10倍之多。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不斷遷移演變的三部曲。近來研究表明,與肝癌有關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BCV),而其中又以乙型肝炎為常見。
2、酒精:俗話說“飲酒傷肝”,飲酒并不是肝癌的直接病因,但它的作用類似于催化劑,能夠促進肝癌的發生和進展。有長期酗酒嗜好者容易誘發肝癌。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進而引起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如果肝炎患者再大量酗酒,會大大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肝癌的發生。
3、飲食相關因素:肝癌的發生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長期進食霉變食物、含亞硝胺食物、微量元素硒缺乏也是促發肝癌的重要因素。黃曲霉毒B1是目前已被證明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主要存在于霉變的糧食中,如玉米、花生、大米等。另外當攝食大量的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亞硝酸鹽在體內蓄積不能及時排出,可以在體內轉變成亞硝胺類物質,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食物以煙熏或鹽腌的肉制品為著,具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同時肝癌的發生也與遺傳因素、寄生蟲感染等因素相關。
肝癌的早期癥狀
1、食欲明顯減退:腹部悶脹,消化不良,有時出現惡心、嘔吐;
2、右上腹隱痛:肝區可有持續性或間歇性疼痛,有時可因體位變動而加重;
3、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發熱及水腫;
4、黃疸、腹水、皮膚瘙癢;
5、常常表現為鼻出血、皮下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