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在日常飲食的過程中我們要合理的飲食,要適當的做一些運動,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的意見;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車念聰,在節目中車院長將告訴大家脂肪肝對人體的危害。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合理飲食:
⑴限制總熱量(包括糖、脂肪),適量蛋白質,不是不能吃雞、鴨、魚、肉、蛋,而是要葷素搭配,少食肥肉,以兔肉、瘦肉、魚肉為佳,每天攝入量平均75-100克,以中午食入好;
⑵增加蔬菜供給,增加食物纖維,每天攝入蔬菜500-750克,經常攝入五谷雜糧;
⑶調整烹調方式及餐飲,不吃油炸、煎烤食物,少下飯館;
⑷限制零食和糖果飲料,少吃甜食、膨化食品。
⑸低鹽低嘌呤飲食(包括動物內臟、肥肉、燒烤、火鍋、啤酒、豆制品等)
⑹飲食要有規律,三頓飯按時吃,拒絕夜宵及暴飲暴食。
適量運動:
運動不只在健身房才叫運動,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有運動的機會,比如:不坐電梯走樓梯;不開汽車改步行、騎自行車;晚上看電視時可進行抻拉、局部運動;工作休息期間做做廣播體操;還可以定期打乒乓球、羽毛球、慢跑、跳舞、游泳等。主要的是參加體育運動,一定要循徐漸進,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步增加運動量。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對于肥胖性脂肪肝治療的前提是有效減肥,降低體重。減肥以每月減掉一公斤體重為佳,要循序漸進,一定要有毅力、有目標。決不能一曝十寒,那種靠短時間劇烈運動,消耗脂肪,期間又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調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這會更有可能傷及肝臟,使肝臟雪上加霜。
經常有患者在跑步或快走過程中,膝關節和踝關節疼痛而不能堅持,不僅運動沒帶來美妙的感覺,還帶來了痛楚。所以提醒大家,在鍛煉前一定要做準備工作,要先活動腿腳,拉伸肌腱,這樣在運動過程中才不至于損傷肌肉關節。另外還要糾正一些人的健身誤區。有些患者總想在短時間內減去腹部的贅肉。可是鍛煉一段時間后,卻發現沒有效果,于是便放棄了。實際上,腹部的肥胖是健身過程中后才能顯現效果的,因為健身過程中先減去內臟的脂肪,再減去血液循環旺盛的部位,如四肢、臉部,后才是腹部的皮下脂肪。所以,鍛煉要持之以恒。
脂肪肝在臨床上分輕、中、重度,一旦發現輕度脂肪肝就猶如拉響了身體出現異常的警報,所以這是自我調理的佳時期。應該指出,脂肪肝是可逆性疾病,尤其是當發現輕度脂肪肝時,就注意進行飲食調節,并配合適量運動,是可以逐漸使肝細胞內沉積的脂肪清除掉,治愈脂肪肝的。
脂肪肝的危害
1 脂肪肝易發高血脂。肝臟是人體內大的代謝器官,脂肪肝造成肝臟脂肪代謝異常,表現為血液中甘油三酯或膽固醇升高。患有脂肪肝常伴有血脂異常,因高血脂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運行緩慢,血脂在血管壁沉積,導致血管彈性變差,引起高血壓;過多血脂在血管壁沉積,容易引起血管壁硬化,發生在動脈血管,則是動脈粥樣硬化;由于血脂的堵塞,血管腔道變得越來越窄,容易導致心肌供血不足,腦供氧不足,引起心臟病、腦中風等嚴重后果。
2 脂肪肝易導致肝硬化 據資料報道,脂肪肝雖然是良性病變,但約有1/4的患者可發生肝硬化。脂肪肝引起肝臟脂肪代謝障礙,肝細胞中脂肪堆積過多,使肝細胞腫脹破裂,肝細胞內的脂肪溢出,引起肝臟細胞脂肪浸潤;破損的肝細胞因不能及時修復,引起肝臟細胞炎癥,進而引發脂肪性肝炎。此時,臨床檢測到轉氨酶、轉肽酶升高。肝細胞破裂后,過多的死亡組織不能及時清理,在肝臟中聚集,這時機體會修復受損的肝細胞,導致肝細胞合成原料不足,機體只能采用體內相對較多的原料修復,這樣就形成了肝纖維化。肝纖維化繼續發展,肝臟變硬,則形成了肝硬化。肝硬化常發生腹水、消化道大出血或肝功能衰竭等。
3 脂肪肝常引發Ⅱ型糖尿病,腎結石,痛風,膽囊炎等多種疾病。脂肪肝可致糖代謝障礙,引發Ⅱ型糖尿病;脂肪肝使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失常,引發高尿酸,長時間尿酸排泄異常會在腎臟中形成結晶,導致腎結石和痛風。脂肪肝影響肝臟分泌膽汁和疏泄膽汁,膽汁的主要成分膽汁酸容易在膽汁中析出,形成膽結石;膽汁酸對膽囊的刺激性增強,形成膽囊炎。可見多種疾病的發生都源于脂肪肝引起的肝臟功能異常。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車念聰
男,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分院,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2000年獲國務院政府突出貢獻專家津貼,榮獲省局級科技進步獎2項,主編或參與編寫專著7部,先后發表學術論文幾十篇。擅長慢性膽囊炎、膽石癥、肝硬化、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