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人很是善于吃,但是有多少人會吃呢?生活中有著許多吃的不健康習慣,大家是否都注意到了呢?今天我們依舊為您請到了于康教授,下面我們就一起跟著來探究一下我們吃的奧秘!
本期嘉賓介紹
于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醫師營養科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理事及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循證臨床營養委員會青年委員兼學術秘書,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市健康教育協會常務理事,衛生部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孤殘兒童醫療救助顧問團副團長,《中國臨床營養雜志》副總編,《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編委,《食品安全與健康顧問》編委,《糖尿病天地》編委,《循證醫學雜志》和《健康世界雜志》特邀編委。
四季飲食注意春清
春季大地生計勃勃,人體氣血流暢,全身臟器組織功能易于恢復,宜用扶助人體正氣,清除人體一冬所納入的多余物質。春季易受風邪,五行屬木,迎風流淚,傷目,口味發酸,易怒,傷肝膽,因此在春季宜用清理肝膽火旺之保健品。春季陽氣升發,高血壓病人容易發病,此時不宜過食辛熱動火的食物,以防血壓升高,大便燥結,可以擇用綠色清淡的蔬菜以及荸薺,鴨梨之類的水果。
夏調
夏季溫熱易受暑邪,五行屬火,耗傷津液,常發汗影響小腸吸收,易使人心火上炎,面紅耳赤,口舌生瘡,因此易降心火,調理心志,夏種時節氣熱炎熱,人體出汗較多,食欲不佳,易傷心脾,一般不易大補,而易調節元七氣,調理脾胃,氣血運行通暢,脾胃元氣充足,因此身清氣爽。
秋補
秋季氣候漸趨涼,人多口干舌燥,咳嗽少痰,易傷肺津宜滋陰潤肺。如果經春清夏調之后,身體運行正常,這時需要補充適當的營養,使氣血充盈,陽生陰長,形體壯實,而許多的補養食物中有過多的糖、脂類、蛋白和激素等,因此選擇上要有尺度,在合理飲食后加服保健食品。
冬防
冬季氣候寒冷,體虛不御寒而傷腎,活動量少,食入量增多,體內容易積存過多脂類物質,而氣血運行緩慢,心腦血管疾病易發生。當宜擇用補鈣的食品,或者制成藥膳:如八珍雞湯、枸杞糯米飯、蟲草紅棗燉團魚、狗肉粥等。總之,清、調、補、防的四季食物療法原則,便是一個健康體魄的養生之道,清除體內的多余物資,調節機體心態的平衡,補充適宜的營養,從而達到預防保健、強身鍵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1、喝雞湯
美國有兩家臨床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癥,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癥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蘿卜
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后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飲
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酸痛,甚至怕冷、發熱等癥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鹽
實驗證明,少吃點含納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沖服蜂蜜
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注意:
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