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吃凍蘋果去心火:冬天氣候冷,人在室內時間長,總覺胸悶和有心火。可將質量稍次的蘋果,洗凈放入冰箱冷凍,每日吃幾次,又涼又甜又去心火。
12、綠茶煮蛋止咳化痰:香噴噴的茶葉蛋是許多人早餐的首選。傳統茶葉蛋都是用紅茶煮的,如果拿綠茶代替紅茶煮雞蛋,食療功效會更好。綠茶煮雞蛋不但營養,還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對緩解咳嗽、支氣管炎、哮喘等癥狀都有幫助。
13、適量補充無機鹽: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很有關系。建議冬季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里所含無機鹽較多。
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御寒性。含鈣較多的食物有:蝦皮、牡蠣、花生、蛤蜊、牛奶等。
14、防止冬季靜電:一是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二是盡量避免穿化纖的衣服。洗衣服時可以使用防靜電的洗滌劑。三是使用保濕性能好的護膚品,以保證皮膚的水分;勤洗澡、勤換衣服也能有效地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電荷和帶電塵埃。
冬季養生誤區:
手腳冷用火烤
冬季北方居民有烤火的習慣,尤其是農村居民,這是不科學的。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瘀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性瘀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冷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北方居民大都知道,凍僵的手不能用熱水洗。只能用雪慢慢地揉搓,這樣才能舒緩過來,否則容易出現皮膚壞死。
飲酒御寒
生活在東北林區的伐木工人有飲酒御寒之說。認為喝酒以后,會增加體內熱量,起到御寒的作用。河北、山東、山西以及江南的部分農村也有此種說法。其實,這大錯特錯了,飲酒后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飲酒當時酒精在體內分解,出現熱汗淋漓,酒勁過后,因大批熱量散出體外,反而使人渾身冰涼,導致酒后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