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姜能治病?大家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驚訝,但確實如此生姜不但能夠治病,他還有長壽的作用,到底生姜能治什么病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專家么的解釋;
本期節目請到的嘉賓是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弟子馮世綸以及馮世綸的弟子陳建國,為大家講述身邊的六種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常見病有數百種,但是《傷寒論》把人體的幾乎所有疾病劃分成了六種,六經辨證,就是把幾乎所有疾病劃分成了六類,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在這個范圍內,就是太陽、少陽、陽明、少陰、厥陰、太陰。很多看似不相關的疾病都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治療和調養。
太陽病就是疾病表現在身體的表面,并且表現的是一種亢奮的癥狀狀態。一旦我們體表出現了疼、腫、癢,并且還會怕冷,那么基本可以判斷是得了太陽病。那么什么是體表呢?古人把皮膚、肌肉、筋骨都認為是身體表面,就是身體的外面。
很多疾病在發展過程中都容易表現為太陽病,常見的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急性腎炎、背痛、常年頭痛、感冒、水腫、風濕、類風濕、牛皮癬、急慢性蕁麻疹、腰肌勞損、腹瀉、慢性鼻炎、鼻竇炎、支氣管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皮膚瘙癢癥、肩周炎等等。
治療太陽病應該采取發汗的方法,幫助人體把外邪排出體外,但是不要發大汗,應該發小汗,發大汗反而會傷害我們的正氣。
慢性鼻炎的患者可以經常摩鼻溝,把雙手大魚際搓熱,從上向下按摩迎香穴的位置,有助于緩解慢性鼻炎。
皮膚瘙癢的病人可以采用干洗身的方法,就是用雙手摩擦全身皮膚。《金匱要略》中說:“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就是說,我們出現皮膚瘙癢,是因為皮膚的血脈壅塞不通了,用這種方法可以促進氣血的流通,從而對于我們的皮膚瘙癢有治療作用。這種方法,對于那種常年容易感冒的人,也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姜是治療太陽病常用的一種中藥。生姜味辛性溫,長于發散風寒。幾乎所有發汗的藥方都含有生姜或干姜,所以姜是太陽病保健的首選藥物。平時可以含一片生姜片在嘴里,可以預防感冒,還可以止咳。有些人不習慣含姜片,可以服用姜糖茶。
配方:生姜6-8片、紅茶茶葉3克、紅糖25克。
服法: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每日2劑。多次服飲。
生姜能治什么病?
生姜不僅是常用的調味品,而且具有較高的醫用價值。那么生姜能治什么病呢?據醫學專家介紹,生姜可用于以下幾種疾病的治療:
消化不良:生姜末3克,水100亳升煎開,加醋5毫升,趁熱服,一日3次;生姜、食醋,生姜10克壓碎器壓成汁6亳升,每次生姜汁2毫升,加食醋5毫升,用熱開水50亳升沖混勻,趁熱服,一日3次。
傷風感冒:生姜30克,大蒜1頭,紅糖30克,水600亳升煎服,分三次服,記注一定要熱服;生姜15克,大蒜3瓣,紅糖10克,用壓碎器壓汁,用200毫升熱開沖服,每日三次,紅糖以可根據自己的身體多10克也可以,記注一定要熱服;上班族可以生姜50克,大蒜1頭,用壓碎器壓汁裝入瓶中,帶單位分三份在沖服,記注一定要熱服。
哮喘:生姜15克,雞蛋1個,生姜切碎后同雞蛋攪勻,炒熟趁熱吃;生姜30克,用壓碎器壓汁,與蜂蜜60毫升混勻。分3次用溫開水沖服。
慢性氣管炎:生姜20克,蘿卜250克,紅糖30克,水500毫升,煎趁熱服;生姜50克、核桃仁150克,用打碎機打成泥,分四次以砂糖或紅糖熱開水送服。
口臭:生姜1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每日分三次服,每次加蜂蜜5毫升。;生姜,蜂蜜,生姜100克用榨汁機榨汁放入帶蓋瓶備用,每次生姜汁3毫升加蜂蜜5毫升。用200毫升溫開水沖服,每日三次。
食欲不振: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鯽魚1條(250克)魚去鱗、鰓及內臟,將生姜,橘皮、胡椒放入魚肚中,加適量水文火煨煮,少許食鹽調味,空腹喝湯吃魚。
頑固咳嗽:生姜15克,雞蛋1個,生姜切碎后同雞蛋攪勻,炒熟趁熱吃,每日早晚各1次。
痢疾:生姜30克,茶葉20克,水2000毫升,煎水服,不記時一日飲完。
急性喉炎:生姜50克,白蘿卜200克用榨汁榨成汁,二液混勻,不計用量,頻頻含咽。
急性腸胃炎:姜5克、綠茶5克,姜切絲同綠茶放入杯中沸水沖泡,蓋上蓋浸泡10分鐘,代茶飲。
打嗝不止:生姜30克,蜂蜜150毫升,生姜榨汁后同蜂蜜調勻分三次,一天服完。
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率
國外心血管病治療專家通過一項研究證實,生姜能減少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危險。在對百余名中老年婦女的試驗中,專家們讓志愿者每天服用生姜5克,堅持8個月后,這批老人的心臟病和中風發病率與服用生姜以前相比較,竟奇跡般地降低了一半左右。因為生姜中含有一種能抑制血液凝結的物質。
治療傷風
民間曾流傳“三片生姜一根蔥,不怕感冒和傷風”。患傷風感冒喝姜蔥紅糖湯,既能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起到降溫、退燒和殺菌作用,又能幫助發汗和排尿,有利于排出體內毒素。
減輕關節炎病痛
風濕病專家阿爾特曼教授在250名骨關節炎患者中進行一項實驗:在6周的療程中,一組患者每天兩次服用含有生姜成分的藥物255毫克;另一組患者則服用沒有任何療效的藥等。2/3服用了含有生姜成分藥的患者反映,他們感覺病痛減輕,其效果遠遠高于另一組的患者。
抗菌消炎
夏季勿忘吃姜盛夏季節,細菌和病毒十分活躍,容易誘發腹痛、腹瀉或食物中毒。若適當吃點生姜,或用干姜加綠茶沸水沖泡后飲之,常能起到有效防治作用。荷蘭醫學家通過研究后發現:生姜具有某些抗菌藥物的作用,尤其是抗擊消化道沙門氏菌效果明顯。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馮世綸
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1965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先后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日友好醫院,現任主任醫師、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世紀80年代,從事氣管炎研究,獲國家科技大會獎。90年代從事類風濕研究,獲衛生部科技進步獎。尤其重視中醫的繼承和發揚工作,先后師承董建華、趙紹琴、胡希恕等中醫,而專注于經方研究,整理總結了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對經方研究成果,并考證了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率先提出《傷寒論》屬中醫獨特的經方理論體系,發表了“《傷寒雜病論》是怎樣撰成的”等論文,出版了《經方傳真》、《張仲景用方解析》、《中國湯液經方》等專著。近幾年來,用經方治療內、婦、兒、外科等病,藥簡而效彰。